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冯朝辉 | 话禅·画禅

冯朝辉 | 话禅·画禅
2024-07-08 11:53: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禅是什么?

禅让人排除杂念,放下一切,如此禅就不应该“是什么”;既然禅不是什么,但禅却认为“触目皆道”,于是禅又是生活中的一切。

禅是印传佛教于中国本土化后诞生的重要一宗,是释尊菩提树下的悟道,所证乃人人皆有的佛性,自性成佛,不假他求。

禅对中国画的影响是广大且深远的,考量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儒家思想给予中国画以内容,道家思想给予中国画以精神,禅宗思想给予中国画以境界。

图片

也正是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美学在继魏晋时期出现第一次大的突破,即“由儒家主导的教化美学向庄子的齐物逸气美学转换”后,于晚唐至北宋时期完成了其第二次大的突破,即由魏晋的齐物逸气美学向禅宗的自然心性美学转换,这是禅宗思想对中国画发展的巨大贡献。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自心即佛”。

于是有人以公案释禅,留下了著名的“见山是山”“拈花微笑”“只手之声”“一苇渡江”“持履西归”“吃茶去”,以及德山禅师的“棒”、临济禅师的“喝”、赵州禅师的“茶”、云门禅师的“饼”等的公案。

又有人以诗词释禅,于是便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和“开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白日看云坐,清秋对雨眠。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以及“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和“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等可以让人反复品味,涤荡心灵的著名禅诗。

图片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更有画者以画释禅,如五代末宋初画家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南宋画僧牧溪的《六柿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玉涧的《庐山图》等传世巨作、人间瑰宝,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听到了隔岸相呼的声响,体味出生活疏淡清远下的平静与恬然,一笔一墨无不关乎性情,又无不让观者释然放空。

图片

作为一名画者,我也在深刻地体会着禅,恰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依赖宗教和艺术让自己漂泊流浪的精神暂时得以栖息一般。当然时下我们从事艺术创作,大家都去学佛、近道、参禅未免不太现实,于我来说在绘画中怎么能以禅意入画,放下、放空,释放自己心中的感受,即绘画中讲的心无挂碍,于是“门一关,就是室外桃园”“‘踩菊’不必去南山”,同时也期望自己笔下的作品可以唤起人们内心封存已久的寂静和沉睡的清雅。“心如方砚,不空不满。眼是苍天,不奢不贪”,画者要心静,画才好静;画者要人不俗,画才能不俗;画者要有文化,画才能有内涵,“若得不别,不在丹青笔上。”

1234...全文 8 下一页
关键词:冯朝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