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流行也有新旧之分。
斥责当今流行书风的人,他的脚只不过是站在以往的流行书风的立场上。当然会横竖看不惯。这也就难免缺少对话的基础了。一句话,古人可以,你就不行。
从事书法艺术,首先要面对传统,也就是昨天的种种“流行”。有些朋友只把传统挂在嘴边,手上功夫却差得很远。其实对传统光尊重不行,我以为更重要的是理解、是研究、是开掘、是利用,进而指导今天的创作。更有甚者,专用“传统”二字去镇唬青年,稍有不合己意者,便斥之为没有“传统”,似乎传统就是他自己。
有些朋友,至今一脸的封建正统观念;似乎传统的就是若干皇上认可的。那么置诸虞颜柳、苏黄米蔡……以至于吴昌硕、齐白石、毛泽东的书法于何地呢?他避而不谈,但只要提起今天的中青年,他就变得底气十足了。
有些朋友还说:流行书风就是把字写歪搞斜,变形夸张。好像把字写得端正整齐,就是书法艺术的终极标准了。分歧在于,我们以为这只不过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要求罢了。放眼中国书法史,哪一个书体的出现,哪一个时代书风的形成,哪一个书家风格的确立,落实在纸上不是形的变化?由此可见:变形,是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发展的常理。气、韵、神、境可感而不可视,可视者,唯见形变而已。换句话说,书法作品中自我的神韵,必然通过自我的变形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整个书法史,就是一部变形史。
还要特别申明的是:变形也有优劣之分,就像不变形也有好坏之别一样。是不可一概而论的。区别是:前者的实践,具探索创造之功;后者的劳作,多模仿重复之能。而创造,是一切艺术的命脉所在。
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朋友的字也是努着力变了形的,只是变得不那么高明罢了。谁敢说他的字形是从前人那里“复印”下来的?
另外,有些朋友指流行书风为“丑书”。就是不懂美学,但我知道美与丑总是相对而言的。艺术审美中的美与丑也是可以转化的。更重要的是一流艺术家的天职是发现新的美,拓展传统的审美界域,进而提高大众从广度到深度上对审美的认知水平。就书法而言,以王羲之为首的东晋新书风的出现,就被当时一些名流讥为“野鹜”。其后的张怀瓘说:“逸少书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米芾更将颜真卿骂为“丑怪恶札之祖”。郑杓、刘有定的一段话,更启人深思“右军书成,而汉、魏、西晋之风尽废。右军固新奇可喜,而古法之废,实自右军始,亦可恨也!”可见,不同人,不同时代在审美观念上的巨大差异,本不足为奇。奇的是千万不要自命“传统”与“正宗”。其次,可以断定,书圣王羲之新流行书风的确立,正是对固有的、传统审美的拓展。
还有人用“正统书法”,“主旋律书法”两根大棒来打击流行书风。不知“正统”二字何指?毛主席的书法算不算“正统书法”?何况毛主席也有没有强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去写什么“正统书法”。我建议谁主张谁最好搞一个“历代正统书法大展”看能否“流成一律”?也让大家见识一二。至于“主旋律”,本是新时期党对文艺创作主题、思想、内容方面提出的正确倡导,这与作品艺术风格有何相干?利用这一口号达到“我花独放百花杀”的目的,不知是故意曲解,还是水平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