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之于绘画的艺者,既为基础,又是核心。作为基础,艺者的一双手,经磨历劫,磨炼成钢,尽绘制之能事。作为核心,素描的内核养着一双眼,目既往还,兴来如答,绘者的观看最是艺事的圭臬。艺者的手与眼得素描之养,此养纠结往复,手眼相应,意趣相生,以循环递进成创造者之无尽藏!
如上的这段话,虽是教科书言,若比照应金飞的艺术,却是十分妙当的。应金飞有很好的素描人物写生的基础,他的素描获过不少奖,尤在人物的影调上似有过人之颖悟。他的创作亦屡获大奖,其核心依然得益于素描之基。他善于在一种底色上造相,以中间色把握大轮廓,浓郁处黑云翻墨,高光处灼灼其华。无论是全身水彩肖像,还是《一纸繁华》《似水年华》等的面具式肖像,形色意趣盎然,人物之神夺目而出。应金飞手眼并举,把素描推向一种形式,来揭示一代人物的风神。
在中国,画肖像者以万计,如何可以脱颖而出,留众人以莫忘印象者,殊难!应金飞的方法是“朦”。“朦”在中国既是山水烟雨的特质,又是一种东方美学的意念。东坡居士写西湖,吟咏了中国诗学的两种基本品趣:或水光潋滟,或山色空蒙。
这“朦”,雨中观景,湖中观影,瑰炫之观,淡远之境,幽兴之趣,简约之质,抓住了人心如迷如痴、如醉如噎的況味,构成了人间山水的一个极重要的精神源头。应金飞由素描的影调而转化为这种“朦”的独特感受。从2010年始,应金飞以“标准像”为题,以面具的方式,意写周边的师友人物。这批肖像以简约的方式,让人像潜入一张“皮”,却在“皮”之中妙写人物形态气性。这种简当,虽存一份调侃,却让人物之神昭然若揭。这之后,应金飞又创作了《一纸繁华》《似水年华》,将历史人物凝在一张面具之中,这种“朦”带出岁月的烟云,带出历史的种种歧见与纠葛,让我们与这些肖像相对时,仿佛与历史的观看、历史的沧桑直面相对。
应金飞的“朦”并未就此打住,他的这种朦态始终在某种约取的演进之中。那些朦者的双目渐趋模糊,仿佛它正悄悄闭上,化作一片空蒙。但那鼻子、那嘴却格外地突显出来。应金飞是画嘴大神,在这些朦态中,应金飞将嘴提升到人物最具风神的位置,将黑须红唇、刚毅风情刻写得淋漓尽致,那嘴角、那人中、那两唇之合的人心地平线,前所未有地被描画出来,在抹平了眼睛、正面相对却又残存不齐的面颊上,栩栩如生、生机勃勃地大放异彩。应金飞由素描出发,进入万劫不覆的“朦”态,以一张“皮”揭示人的风神,以一张“嘴”道尽岁月风华。
应金飞开发了肖像的如此“朦”态。它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朦”的本身,而在于这种博约弘淡的情感类型。以简约求博大,以冲淡蕴深远,这是审美的高境,也是我们的生命驻留漂泊之感转向安顿之愿的脉脉诗心。
(文/许江)
作品欣赏
折叠的时间系列
《折叠的时间之一》
103x73cm,2021年
《折叠的时间之二》
103x73cm,2021年
《折叠的时间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