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不同门类的艺术家通过多面向、多维度的创作实践铺陈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美术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为当代美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美术进程的推进,当下的美术创作应该围绕哪些问题展开?如何结合创作实践具体地把握这些命题的文化意涵?美术创作怎样才能实现对中国意韵与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围绕这些问题,《美术》杂志社融媒体中心陆续推出系列专题视频,旨在通过呈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取得一定成果的美术家的观点与作品,由点及面地梳理、总结破题之道。本期特邀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洪亮就“展览的传统性与现代性”这一主题展开阐述与应答。
——编者按
展览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传统正在变得鲜活,或者说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方法让它更鲜活。中国传统具有恒久的能量。
“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览
人们惯用“古”字形容传统,我认为,传统是“古”不是“旧”。“古”不仅指过往,更指由古至今不变的文脉。中国人好“古”并非好“过去”,而是好那些不变的、有趣的精粹。因此,以往北京画院做的传统项目和展览都是立足于由“古”而来依然鲜活的部分。我们把手伸向古代,从中去找寻20世纪艺术生成的前史。
朱耷《孤禽图》
金农《山水人物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