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追求时未必成就,淡泊名利后反倒有了些许成绩。做人如此,作画亦是如此,曰:‘贵在放松’。画家就要端正其心,苦练其手方可成就绘画之能事。画画要凭手艺但不能显露手艺。技艺上要追求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化,曰:‘妙在自然’”。这是石增琇老师在谈到水彩画创作时说的一段话。
石增琇老师出生于1949年。那一年,正是新中国诞生,祖国大地沧海桑田,发生地覆天翻巨大变化的一年。作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石增琇老师的身上,总能感觉到一种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则是至真至诚、朝气蓬勃的。比如,在汇星画廊展出的石增琇老师的水彩画作品《边陲集市》,就是他精神气质的最好体现。
这幅水彩画创作于2021年(110*66cm)。在这幅画中,石增琇老师撷取了云南某地一个热闹的集市场景,他用娴熟的技法、温暖的笔触、热情的色彩,轻松写实地描绘了人们在明媚阳光下的快乐生活。这幅画作,石增琇老师将水彩画与素描、油画、水粉画等不同类型绘画技法中的技巧,兼收并蓄、恰当运用,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完美的画作,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底。
我们再看他的另一幅作品《谷雨》。
这幅作品与上一幅的《边陲集市》有些不同。它体现的是一位年轻农妇劳作后正在返回的场景。整幅画面充分利用水彩画水润通透的特色,通过色彩的点染和叠加渗透,突出表现了谷雨天气下,乡间雨润潮湿的天气。画中农妇手拿锄头和雨靴轻松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她的身姿是松弛的,安然的。画面中大面积的、不同的绿色背景,衬托着身穿蓝绿色上衣的农妇。这种不同绿色的深浅对比,不仅使画面更加协调,也使整幅画更加轻松、愉快,怡然自得。而在构图方面,石增琇老师在构图上虽然采用了常规的三分法构图,把主体——农妇,安排在了画面右侧的三分之一处,但他却把左侧留出了大片空白,并且在对农妇走向的安排上,采用了不常使用的开放式构图,似乎农妇即将走出画面。这种精心的安排、巧妙的构思,不仅使画面主题突出,而且非常有效地增加了整幅画的故事感,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看到这幅画,我们会问,这位农妇接下来将做什么?她还会走向哪里呢?
不仅如此,石增琇老师在光影的设计上,也是苦心经营。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阳光从农妇后方45º角左右的方向照射过来,预示着此时已是下午接近傍晚十分。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增琇老师在光线的描绘上也及其细致。不仅对农妇身上的光影描绘得恰到好处,而且雨靴、斗笠,甚至手中锄把上的光影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个光线处理,大大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从这两幅画,我们是不是已经体会到石增琇老师“贵在放松,妙在自然”的深意了呢?。“画画要凭手艺但不能显露手艺。技艺上要追求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化”。这是石增琇老师几十年丰富绘画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他画作成就的最好体现。
多年来,石增琇老师孜孜以求,执着于水彩画艺术的探求。他力图以简洁透明的水彩语言,发掘及表现人和自然中纯真的美。石增琇老师对于水彩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娴熟的把握。他在创作观念上不求雄奇复杂,不求绚丽灿烂,作品显现出来的是画风的朴实率真,笔触的稳健纯熟,水色的酣畅淋漓,无娇饰、不做作、没负担,因而他的画作更具现实性、创造性、概括性,总能营造出深邃的境界。我们可以透过石增琇老师的画作,体会他对于绘画的认真态度,对于生活的纯真态度。
石增琇作品欣赏
《师大女生》创作于2012年
《甘南拉卜楞寺—转经》创作于2014年
《藏民》创作于2015年
《湖北恩施—街巷》创作于2016年
《瑶族妇女》创作于2016年
《宁夏固原—厨娘》创作于2017年获奖作品
《福建武夷山—老宅的生活》创作于2017年
《河南登峰—大法王寺的舍利塔》创作于2017年
《纸鹤》创作于2018年
《那山那水那姑娘·系列肖像—巴马蓝靛瑶歌手》创作于2019年
《新疆那拉提—湍流》创作于2019年
《松阳采风—阳光古巷》
石老师写生照
(来源:汇星画廊)
画家简介
石增琇,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美展专家库评委,中国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天津美协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水彩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云南师大国际水彩研究院学术顾问,云南大理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水彩协会艺术顾问、日本现代美术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