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民的艺术实践更是自我表达。行者无疆,歌之不足舞之蹈之。以手代笔,指尖锋毫。挥散历史的尘埃,追溯到人类上古时代的岩洞涂鸦。穿越时空与先人的掌纹抚合,感受千万年前文明的温度。倾内心于纸面,指尖勾勒点染,以掌泼墨。指点江山,翻云覆雨,又如抚琴吟唱大自然淳朴悠扬的节律。在自我主宰中,释放绘画的天性,在酣畅淋漓的心灵舞蹈之后留下水与墨的变幻定格。
张志民不仅是襟怀博大的艺术家,也是闻融敦厚的学者。生长于文化底蕴丰厚的齐鲁大地,将儒家的博爱和谐与道家无为洒脱,深植于作品的精神气质之中。常以高远的构图从视觉形式中贯穿天与地,而人类只是大气场中渺小却又善于自娱的组成部分,应与自然界万物平等共生和谐同享。
他感伤于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对于自然环境的蚕食与破坏,作为艺术家和学者的他,以“新时代背景下,不仅要为山河立传,更要为山河呐喊”为己任。他将“北山后洼”系列作为长期课题进行创作与思考。这一系列作品更加强化视觉与感知的冲击力,既有悲情四野、遍体鳞伤的山石与拔地而起的水泥钢筋丛林时空交错的对比,也有对美好和谐原生态山野幽林的美好期愿。盘古开天般犀利的视觉呈现,仿佛撕破现代人早已麻木的感知,唤醒对于生存空间的反思与警醒。系列作品在夺人心魄的震撼背后,是关于在现代工业与大自然环境的进退博弈中寻求理想化的平衡模式的探究。
他的“抗倭英雄传”系列,将拳拳爱国赤诚之心,化作人物与山峦的叠影互喻。一寸江山一寸血,山高人为峰,华夏大地的山与河造就了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化作山川守土卫疆,抵御外敌的大无畏家国情怀。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大。在数十年持续不懈的艺术探索中,他转益多师,孜孜以求,将天、地、人之间的逻辑内构作为哲思的起点,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奇峰,作品呈多样化面貌。张志民以其内心的激情以及艺术的表现,拓展了美术的语言,吸收现代哲学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水墨艺术之中,使艺术表现取得新的深度。古有愚公移山,今有仁者张公造山。石为山之灵,山是石之魄。峰峦造就了璞石,同时璞石也成就了雄山。张志民以传统笔墨结构的审美样态与现代水墨构成相契合,突破了传统程式成为东方水墨新语汇,作为国际化的艺术符号,为东方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审美实践和具有引领性的探索意义。
(文/波涛)
(来源:中国书画报)
艺术家简介
张志民,号张大石头,1956年2月生于山东阳信。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政协第十一届常委、省政协教科文卫体主任,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导师,中国文促会国画院研究员,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名家,山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第三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美术分委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艺术设计分委会委员,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