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曹俊踏上了南半球国家新西兰的土地。“当我在新西兰看到南太平洋、印度洋交汇在一起,大洋这种澎湃气势的时候,我想到了曾经在泰安生活的日子,从那时起我又开始画山。”曹俊说,不同于之前,他感受过大洋澎湃之后,对泰山的感情沉淀了,在国外艰难维持生计的日子让他也沉淀了,“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创作中保持中国画的用笔方式和水墨精神的同时,用西方熟悉的绘画语言来诠释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独特的视角和独创的蓝
大学时,曹俊所学专业与地质相关,遥感地质学和矿物材料被他灵活运用到了绘画创作中。
作品《永恒》
“所谓遥感地质学,就是站在天上俯瞰我们的家园,从远处、从高处看山、看地面。所以当时在我的心中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广袤的概念,我的创作视角就与别人不同。”宏观上的视角被无限放大,微观上的色彩也被曹俊反复打磨。早年对矿物材料的学习,让他对色彩的层次、结构、质感、光泽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曹俊在创作中。
在调配颜色上,曹俊进行了大胆尝试。“我找了一款蓝色的、天然的青金石,在里边加入了我所想的成分,最终形成了我独创的蓝色。”在曹俊的作品《如果有天堂》中,那独特的蓝色明亮、澄澈、灵动、透着光影,配以少量云母粉末,盈盈闪闪,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给人以浪漫的精神寄托和审美享受。
作品《如果有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