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绘画是人类的两大表达工具,讲不清楚的画出来,画不清楚的讲出来。但老天爷不一定能把两种才能都赐予你。又言:敏于行而讷于言,是否敏于行我不确定,但我口讷确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只能在画画上勤奋,有了基本的“工”的能力,也尝试着唤起“写”的气质。闲暇之余,随便扯过一张或纸或卡,有感而发,大胆落笔,随着墨色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一幅有情趣的小品成与不成的展现出来。就像倪瓒所言:“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文/李玉旺)
老话说得好:“文无第一,画无大小。”
李玉旺的大画严谨、造型扎实,最近看他的小画也不觉发现,其方寸之间也蕴藏着大精神。
他的小画若单以题材来论,与传统文人画并无二致,大多为牧童、钟馗、访友、拜石、走兽等常见题材,这些题材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已描绘多次,李玉旺也信手拈来,在这样的题材下发挥,容易落入俗套,似乎也很难再有新意。然而在这些小画之中,李玉旺却别出心裁,反其道行之,他摒弃了文人大多追求的疏远淡泊,以一种俗世之下的豁达“野趣”之气入画,十分可贵。读他的小画,观者常不由会心一笑,正如老北京人常说的“乐呵”,约上三五好友,天南地北逗个闷子,开个玩笑,甭管有什么烦心事,敞开心怀,一笑了之。他的小画就有这种聚人气的松弛与豁达感,这种豁达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藏于世俗之中,与过往文人的逃避出世不同,反而是直面生活的通透与洒脱。他笔下的济公,不再是穷困落魄的僧人,而化身自由戏谑的人间行者,在《访友图》《苦读图》《拜石图》等传统题材中,文人形象也不再感怀悲秋,更多的是充满确定的自洽与笃定,哪怕在《此山有主图》《斗士图》里,老虎的形象也不再凶猛可怕,两只斗鸡怒目圆睁也甚为有趣,在画家拟人化的手法之下,醉翁之意早已不在描摹物象本身,转而更似与看画者插科打诨下的精神对话。
苏轼曾在绘画中提出“常形”和“常理”两个概念,他认为形态稳定可以批量复制的事物皆具常形,虽形态不稳定,但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事物则具常理,常理与常形的不同也成为绘画趣味的分水岭,作品中展现的不同趣味也是画家内化人格的外在体现。倪瓒曾这样描述过自己所绘之竹:“它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虽看上去此说法较为夸张,但我们却可以看出艺术家在把握事物内在生命力、节奏、秩序感的同时,以更加自由与放松的方式来表达自我,不拘泥于描绘事物的刻板印象,不局限于笔墨表现的固有技法,以“以物为量”取代“以人为量”,摒弃固有的知识与理性,还世界以自然的本真,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
“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迹”,流动的线条、松弛的笔墨、充满趣味感的形式,李玉旺的每一幅小画都在寥寥数笔之间以“自我”的方式展现着趣味之下达观的人生态度,观者读其画作不由一笑,继而畅若开怀,对于画者而言,此以足矣。
(文/李晓辉)
作品欣赏
品茗图 46cmx68cm
牧牛图 46cmx68cm
驱邪图 46cmx68cm
日暮醉归图 46cmx46cm
尘俗多少伤心事 都付笑谈随酒壶 46cmx46cm
酒肉穿肠过 30cmx40cm
醉梦图 46cmx68cm
驱邪图二 46cmx68cm
钟先生醉也 46cmx46cm
钟馗神威图 46cmx68cm
访友图 46cmx68cm
独钓寒江雪 46cmx46cm
大鸟图 46cmx68cm
斗士 46cmx68cm
一鹭莲升图 46cmx68cm
大吉图 46cmx68cm
犟牛图 46cmx68cm
此山有主图 46cmx46cm
三清图 46cmx68cm
菜根香 46cmx68cm
冬味 46cmx68cm
清清白白图 46cmx68cm
局部欣赏
画家简介
李玉旺,山东德州人,山东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
中国画《使命》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中国画《筑梦》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铜奖。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作品、论文及文章发表刊登于《美术》《中国美术》《美术观察》等多家专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