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容生题字:山水圈
写意性的转化结构图示
林容生不仅是新时期以来在山水画探索上具有鲜明个性的画家,也是成熟较早的画家之一。他的工笔山水不同于传统的金碧山水和青绿山水,描绘了一种带有块面结构的福州闽地山水,并很快在美术界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貌。
林容生的创作思路与20世纪中国山水画如何实现现代性的语言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一时期我们认识到的现代性,更多地是体现于非自然形态的表现。因此,林容生等几位画家开始探索能否将中国山水画演变成像塞尚的圣维克多山一样带有结构感的绘画。因此,林容生的工笔山水呈现了八闽大地前所未有的山水风貌,其绘画特点一是工笔,二是秀雅。他在创作中重勾浓染,既让观者感受到色彩的鲜艳、富丽与厚重,又让观者感觉到一种清淡、飘逸和温润,特别耐看。
近些年来,林容生也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其结构性的写意山水。我个人认为,这种结构性写意山水是对早期工笔山水的写意性转化,是他在绘画上的另一实践路径。因为工笔画创作较慢,所以就在写生中尝试了一番用写意的方式描绘山水的结构。但在林容生的创作中最具独特标志的仍是工笔山水绘画,色彩晕染既薄且透,又非常厚实,构成了其工笔山水画的显著特点。
林容生的写意性结构山水也富有文人意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把文人笔墨转化为结构山水的突出代表。这种特征体现在他如何绘制闽南的建筑结构,以及将形体解构之后再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因此,对景写生只是他借助的自然物象来重新寻找画面结构的一种方法。除了民居建筑之外,对山石树木也采用结构化的处理方式,假如把画面中的屋舍隐去,就会明显地发现他对山峦、土坡、丘壑之间的层次仍然是按照结构化的方式来填充。
相对来讲,画面中结构性的问题容易解决,更难解决的是分割结构的线与描绘山石的面如何做到体现中国画的笔墨功力。因此,林容生能够始终坚守传统文人笔墨的逸度和意趣,来体现文人画的静雅精神非常可贵。也就是说,林容生的画面中极少出现浓重的大块墨色,而是完全用一种书法用笔的方式,把山水画中的皴法改为皴线结合,不再过多地去强调体量、与空间关系,而是把整个场景转变成一个压扁的、浓缩的平面构成图示。这也是林容生在当代山水画中的探索,其艺术格调令人印象深刻地方。
(文/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理事、博士生导师)
林容生2024作品欣赏
无锡惠山古镇荷轩
45cm×64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4年
清向无锡寄畅园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