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报》社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
学术主持
陈明 张敢
策展人
李回源
参展艺术家
(以年龄排序)
韩勃正 赵丽娜 夏一栋 康雷
赵方方 任赛 王宏 罗玉鑫
张永琦 黄红涛 付振宝 贾茹
卢虓 詹斯斯 马米娜 卢贞
虚幻的真境
——读卢贞的山水画
或许是长期在巴蜀之地工作生活的缘故,卢贞的山水画中有南方山水特有的润泽繁茂之感,画中那种浓淡叠交、繁简互错、层层相映的繁复和隽逸,大概就是四川省独特的山水景观所赋予的。不过,画面中时而流露出的明快爽朗的气息似乎又在提醒我们,她来自北方大地。卢贞并非一个完全遵守传统束缚的山水画家,她所接受的学院派训练和开放的心态,促使她在山水画的图式和语言上融入了很多现代艺术的技巧。因此,在她的笔墨语言中可以看到传统经典的痕迹,但更可见对景写生以及对现当代艺术图式带来的影响。
在卢贞的山水画创作中,首先令人注意到的是温润和细密,然而在仔细品察之后,就会发现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磊落之骨气。以《峨眉胜景》为例,这件作品以繁复的笔墨语言表现四川峨眉山的景色,墨色清润沉酣,浓淡有度,画面氤氲而雅致。在表现山石树木时,用线勾勒出树石轮廓,再灵活地加以皴擦点染,墨色的浓淡变化与线条的转折顿挫形成有节奏的对比,给人以苍厚爽朗之感。在画面的章法结构上,以满构图的方式将峨眉山的雄秀巍峨、茂密苍翠表现了出来,而画幅上端的云彩与下端的溪水以留白的方式呈现,活跃了画面。这样的特点在《青山依旧》一作上也是显而易见的,此画中的线条挺拔苍秀,墨的晕染穿插其间,墨色的淡泊润泽与线条的雄健形成互补关系,疏朗的留白与繁复的线条构成疏密相间的画面效果,很好地表现出林麓隐伏,寂焉澄怀的意象。令人关注的另一特点是,卢贞笔下的线条很灵动,在《美丽新世界》《希冀》《远处的风》等作品中,线条似乎在画面上跳跃前行,如同黑色的精灵,结合带有个人趣味的作品主题,观者可以体味到这位年轻女画家生机勃勃的精神世界。
与很多人的写生不同,卢贞的写生作品与描绘的对象有明显的距离,甚或不似一个真实的场景。这是因为卢贞的写生常常不受客观对象的束缚,而是因时因地大胆地加以改变或转换。所以说,她的写生作品是画家“久用之思”的结果,是主体之思对客体的反映,而非是客观物象的机械反映。这种写生的路径是传统的,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在她的写生作品中还时时可以看到现代艺术图式的影子,融入了她很多活泼的想象和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这种亦真亦幻的山水意象所表达的意境,可称之为虚幻的真境。
(文/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
卢贞作品欣赏
翠玲珑 200cm×200cm 2023年
青鸾叠嶂 240cm×200cm 2023年
山河日月 300cm×247cm 2023年
你在山的那一头 245cm×560cm 2023年
千层叠障 245cm×200cm 2023年
远处的风景 245cm×190cm 2023年
春山可望 238cm×238cm 2024年
江山无限 240cm×200cm 2024年
九歌之一 330cm×330cm 2024年
九歌之二 330cm×330cm 2024年
九歌之三 330cm×330cm 2024年
雪落夹金山 240cm×200cm 2024年
千帆簌簌 350cm×129cm 2024年
(来源:美报+)
画家简介
卢贞,成都画院专职画家,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二级美术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青年中心画家,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项目培养人才,文章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