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李兆虬·故乡人丨以游离、片段式的构图和以墨代色的技法,重建高密农民群体的新面貌

李兆虬·故乡人丨以游离、片段式的构图和以墨代色的技法,重建高密农民群体的新面貌
2025-02-09 14:39:2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故乡,是游子们一生永远的牵挂,所以故乡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题材,中国画坛因画故乡出名的大家众多,如画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的吴冠中,画大巴山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罗中立,画沂蒙山石墙草房、碾米打场的王沂东,当今画坛,还有一位水墨画家,执着二十多年画故乡,成就显著、声名鹊起,他就是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兆虬

李兆虬《二奶奶李秀翠》

李兆虬与作家莫言是同乡,都来自山东高密那片红红的高粱地,莫言因写家乡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同样李兆虬因画家乡而成为中国画坛著名画家,高密,真乃是人杰地灵,达人辈出也。

高密是中国年画、版画、剪纸之乡,尤其剪纸名声最大,李兆虬的奶奶就是闻名四乡的剪纸能手,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在心中种下了一颗艺术种子。满20岁后,他应征入伍,开始了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成为放映员、美术编辑,他一直在与绘画有关的岗位上。他曾到海防哨所为官兵画像,也曾到南疆前线体验生活,当年轰动画坛的著名油画《归来》就是他的杰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那颗埋在他心中的艺术种子早早地在军营里孕育发芽、开花结果了。

李兆虬油画《归来》 现藏中国美术馆

1989年李兆虬转业到济南出版社任美术总监后,对艺术的追求、探索始终没停下脚步,他先后深造于山东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改国画,主攻水墨人物,结业归来创作了《王贵与李香香》,入展2004年全国中国画美术大展荣获金奖,一炮打响,名震画坛,“一年不进修,赶不上李兆虬”从此在山东美术圈就传开了。

李兆虬《王贵与李香香》 获中国画大展金奖

随着《王贵与李香香》的成功,坚定了李兆虬的创作方向,即画故乡。

他是农民出身,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默默生活的场景刻在他骨子里,融化在血液里,表现讴歌他们,义不容辞。目标锁定后,他就一头扎进家乡那片让他魂牵梦绕的高粱地里。他走街串巷拜访乡里乡亲,田间地头找发小唠家长里短,连续二十多年,不出国,不远游,节假日和双休日,他不在画室就是在去老家采风的路上,最终,一幅幅表现农民劳作的力作入展各大美展,一张张父老乡亲的肖像跃然于纸上。

李兆虬《金秋》入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空白图.png

李兆虬《秋玉米》(合作)180CMX291CM 入展全国第十届艺术节

空白图.png

李兆虬《告别》 入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展

空白图.png

李兆虬《布谷催春》230X230CM 入展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空白图.png

李兆虬《麦收·麦收》180CMx291CM

空白图.png

李兆虬《工地午休》180Ⅹ180CM

空白图.png

李兆虬《强哥和他的机器》

空白图.png

李兆虬《东方红》

李兆虬的“故乡人”系列作品中,他运用流动的水墨语言,以游离、片段式的构图和以墨代色的技法,塑造出情绪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貌各异,鲜活生动,充满了亲切感,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乡亲。李兆虬通过对人物神态的敏感捕捉,再现了那些在庄稼地里、打谷场边、饲养棚里、槐树底下、热炕头上的邻里乡亲,每个都是典型山东式纯朴憨厚的父老乡亲形象,满是褶皱的皮肤是岁月刻下的痕迹,也是李兆虬对于生命坚韧的表达,让人领悟到一种在艰苦中向上的力量。

李兆虬的艺术风格融合了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点。他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水墨形象,重新构建山东高密农民群体的新面貌,凝聚他们的情感世界、生存状态和质朴纯真的精神气质‌。他的作品不仅追求当代绘画的形式语言,还大胆细腻地反映出多重现实,包括生活底色的现实、身边人群的现实以及创作者的心灵世界。他的作品简明朴实,笔画凝练,水墨淋漓,充满张力,非常感人。

李兆虬用画笔来表达深厚的人文关怀,这种“以人为本”的朴素思想,使得其作品具有双重维度的思想价值:既是地域性地表达与重建自己的故乡,亦是对中华民族温良厚朴之精神的遥相呼应‌。

李兆虬《发小李金星》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白玉莲》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张二婶》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李鸿义》

空白图.png

李兆虬《二奶奶陈秀英》

空白图.png

李兆虬《发小李根生》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李大富》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李开心》

为什么要画故乡?李兆虬在他的画展研讨会上这样说:“对于生你养你,埋葬着你祖先灵骨的那块土地,你可以爱它,可以恨它,但你无法摆脱它。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二十几岁才离开家的人来说,思想观念已钙化成型,方言土语将终生难改,你歌哭于斯,感受过痛苦,享受过欢愉,宣泄过仇恨,表达过情爱,这一切一切已深入骨髓,你刀刮不掉,石磨不褪了。”

“我画什么?方方面面依次排除,最后剩下的,就是故乡,唯有故乡了。虽然身居闹市,但我的精神已回到故乡,我的灵魂寄托在对故乡的回忆里,逝去的时间突然又以充满声色的画面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知道,就在我做着远离故乡的努力的同时,我却一步步地不自觉地向着故乡靠拢。也曾画过各个行业的林林总总,战场、士兵,机器、工人,汽车、时尚女,虽说也曾动情地投入过,但总有一种‘隔’的感觉,而一想到故乡,那些场景,那些乡亲便奔涌而来,如在目前。”李兆虬说道。

李兆虬《故乡人——李小妹》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王月兰》

空白图.png

李兆虬《四爷耿连山》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罗传家》

空白图.png

李兆虬《王官庄——夏侯年》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鞠志宝》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刘兰芝》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刘世昌》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赵祉义》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程廷杰》

空白图.png

李兆虬《柳埠——栾廷玉》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毛林氏》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义金山》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曾祥泰》

空白图.png

李兆虬《红高粱》

空白图.png

李兆虬《二大娘李翠莲》

空白图.png

李兆虬《发小宋克明》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赵金榜》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韩天佑》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来福》

空白图.png

李兆虬《故乡人——杨鸿福》

李兆虬下一步的打算是这样的:“我将继续我的故乡之旅,画自己想画的画,说自己想说的话。唯心是瞻。尽量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避免浮皮潦草,追求深刻含蓄,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的认识,加进去,完成我自己心中的故乡的重建。”

文/刘志勇,来源:丹青新视点)

画家简介

书画里的泉城⑭ | 李兆虬:我在济南刚刚好

李兆虬,1957年生,山东高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会长,山东省书画学会学术委员,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硕士校外导师。

(责任编辑:孙秀青)
关键词:李兆虬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