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凤鸣海山——俞晓夫、周刚作品学术对话展”将于2月22日在无锡开展

“凤鸣海山——俞晓夫、周刚作品学术对话展”将于2月22日在无锡开展
2025-02-13 13:36:2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指导单位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无锡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无锡文旅集团

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凤凰艺都美术馆

特别支持单位

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无锡市收藏家协会

展览统筹

方也

策展人

邹芳

开幕仪式

2025年2月22日15:30

展览时间

2025年2月22日——2025年3月21日

展览地点

凤凰艺都美术馆(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金城湾公园凤凰岛)


“凤鸣海山——俞晓夫、周刚作品学术对话展”即将亮相凤凰艺都美术馆

2025年2月22日(星期六),凤凰艺都美术馆即将迎来“凤鸣海山——俞晓夫、周刚作品学术对话展”。本次展览在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无锡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无锡文旅集团、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下,由凤凰艺都美术馆主办,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无锡市收藏家协会协办。

俞晓夫先生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第十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

周刚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第四、第五届副主任、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水彩画院副院长、浙江省逸仙书画院副院长、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展览将于2月22日下午3点30分,在凤凰艺都美术馆二楼举行开幕仪式。

欢迎走进凤凰艺都美术馆,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21日。

洋为中用,以中化洋——有感俞晓夫、周刚绘画对话展

俞晓夫和周刚二人的绘画放在一起办对话展,很出彩,饶有趣味。

两人绘画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一看就知道是俞某人和周某人画的。这在当今绘画界属于稀罕。

两人用的是近代传入中国的洋画种——油画和水彩,但都能为我所用,炉火纯青,用洋枪炮打出自己的天下。

俞晓夫的油画,正如画家自己所说,是吸收了中国画的大写意风格。因此,他的画在中国油画界非常醒目。

不久前,靳尚谊老先生悲叹中央美院的国画“大写意没有,小写意也很少”。于国画而言,写意、尤其大写意非常难,工笔写实相对容易。油画也一样。中国油画界基本上是欧洲古典风精描细绘的写实油画多,写意油画少,大写意油画更是凤毛麟角。

俞晓夫油画最根本的独特性,正是大写意。这是一种大写意的油画。横涂竖抹,虚虚实实,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兴笔挥扫,皆成佳构。这是将绘画推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俞晓夫是一位上海画家。受魔都熏染,俞晓夫的油画很“洋气”,多“洋味”。不仅画面形式感很洋气,画中也出现大量洋人面孔。他的《找一找毕加索》和《检阅英国文豪和我》等漫画,颇有法国漫画家杜米埃的意味。这些漫画洋味十足,极放松,非常精彩。

有意思的是,在《有贾科梅蒂的人们》等漫画里,竟然出现了一些八大山人画中常见的翻着白眼的八哥鸟。《就餐》画中那五个墨果子,彷佛来自牧溪的《六柿图》,表明画家对中国美术的经典也谙熟于心。

画家在年轻时阅读了大量欧洲和苏俄的文学作品,这些阅读深刻影响了画家的创作。在《纪念我年轻时代的阅读》三联画,左边一幅可以看到保尔·柯察金。他还画了不少莎士比亚戏剧相关的场景。

《哲学家——纪念萨特和加缪》一画,是画家向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致敬。想当初80年代,谁不谈几句存在主义,谁就会被朋友圈鄙视。这幅画有些超现实主义意味。画面中间是一只白色的鸟,上边飞着一个小孩(天使?)。十几个人物的头像造型准确,与下方粗率纷乱的线迹形成对比。左侧,是一幅画家小黑白自画像,似乎是旁观或加入这个存在主义空间……

俞晓夫喜欢与历史人物对话,与他们共进晚餐甚至共浴,或者把历史人物拉到现今场景搞穿越,比如《我和吴昌硕游汉堡》,很是幽默和率性。

周刚使用的水彩画,是一种比油画更小众的外来画种。水彩画一般常见的都是小幅画,以色彩的透明和绚烂为特色。而周刚用水彩来画大画,并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形式,显得相当特立独行。

相对俞晓夫的油画透着“洋味”,周刚的水彩画却散发着一股“土味”。周刚出生在陕西,黄土高原厚重的泥土气息,早已渗入周刚的审美意识之中。后来周刚也是有意识寻求并表现这个“土味”。他坦认,“这种‘土味’正应证了艺术家艺术创作态度的真实所在”。

当然,周刚说的“土味”包含两重含义:除了表现百姓生存状态的泥土气,还宣示一种“本土性”。周刚一直有明确的自觉,要在“本土现实主义”的方向,开创一种中国本土的水彩画。

周刚最标志性的两个创作题材,是画煤矿工人和陕北老汉,都带着泥土的气息。实际上,国画界也有大量画工矿工人和陕北老汉的。但周刚的水彩画大异其趣,显示了强烈的艺术个性。

首先,是丰富的色彩构成。大画《岁月当歌》,除了厚重的深蓝、土朱色为基调,左侧也有一块浅黄淡蓝桃红,给画面带来鲜活和生机。《雄山沟里矿矿工杨忠平》,用上了蓝色、粉红色和淡赭色。《陕北老汉张爱军》,右上的土朱,左侧一块黑色和左下方的蓝色,形成一个色彩构成……至于《致少年锦时》和《春江这边独好》,更是尽情挥洒色彩(这里倒有些法国绘画的风味)。

第二,是大胆的变形。浙派人物画是基于严格的西方素描。而周刚的矿工和陕北老汉,既有浙派人物画的底色,又进行了大胆的变形和夸张,尤其是脸部。比如《陕北郭震林大爷》、《陕北老汉张喜存》和《陕北老汉张守买》等,郭大爷的眼睛几乎虚掉,后两位大爷眼睛左右不对称,但这种变形很传神。

第三,纵逸的线条。周刚水彩画一大特色,是大力纵横、自由放逸的线条。这些线条给人物和风景造型,组合着色彩块面,还给画面带来某种硬朗之气。《岁月如金》的人物造型,都是粗放的线条勾轮廓,配以层次丰富的色彩。上部那些自由纷乱的线条,带来了一些活力。

木心曾在《上海赋》中描写过,上海人洋起来比洋人还讲究。俞晓夫的油画就表现这种上海人讲究的“洋味”。周刚的水彩画给人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土味”。把这两个人的作品摆在一起,交流对话,确实很有意思。

其实,他们两人都非常圆融地做到了洋为中用,以中化洋。而且,他们的作品还意味着一种中国画家与西方艺术的对话……

文/黄河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资深教授,中国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著名评论家)


俞晓夫部分作品欣赏

《找一找毕加索》45x52cm漫画2024年

空白图.png

1234...全文 12 下一页
关键词:俞晓夫,周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