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水墨中国,晕染千年华夏风情;笔锋游走,勾勒万象意韵悠长。在东方文化的深邃脉络里,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美学与精神的不朽象征。此次“水墨中国百位艺术家作品鉴赏”活动,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巡礼。百位艺术家,以各自的感悟与才情,挥毫泼墨,于尺幅之间展现大千万象、山水寄情,或雄浑壮阔,或秀丽清幽,尽现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画家的林泉高致;人物传神,将喜怒悲欢、百态人生一一捕捉,令观者仿若能听见画中灵魂的低吟浅唱;花鸟含情,于细微处彰显生命的灵动与蓬勃,每一笔皆倾注对世间生灵的热爱与敬意,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撇一捺尽显风骨,横竖点钩蕴含哲思,与水墨画同源相生,共同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重底蕴。在这里,我们将一同穿越古今,探寻水墨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领略不同流派与风格的交融与碰撞。从传统技法的精妙传承到现代创新的大胆突破,感受艺术家们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于守正中创新,赋予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新的生命力与时代内涵。
二十世纪中国花鸟画坛大家辈出,丰富多元的笔墨色彩与章法图式,曾经赋予这一画科以丰厚的艺术成就与时代内涵。在这一画科趋势与文化语境中,岭南中国画大家方楚雄先生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语汇,及其对于畜兽动物题材的深入表现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在当代花鸟画坛产生了广泛影响。
作为当今岭南画派的代表性大家,楚雄先生的艺术之路得益于现代学院教学与传统师徒相授的相互补益。他早年在故乡得刘昌潮、王兰若先生启蒙,入广州美院后又蒙黎雄才、关山月诸先生亲炙。在创作实践中,一方面,楚雄先生通过描绘虎豹鹰鹫等灵兽猛禽,展现雄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同时又寄托了亲切的人间趣味;另一方面,他通过近距离描绘家禽族群,表现乡土故园的静谧温情,也通过自然环境下的动物形象,关注表现季节与时令的变化。
观楚雄先生之画,得感画如其人、人如其名,是为:生灵翘楚,积健为雄。“生灵”乃世间万物生命的总称,一草一木、翎毛走兽皆为生命的表征,故有“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之句;而“翘楚”之本义,原为高出杂树丛的荆树,以喻人中杰出之英。此二字单解亦有深意,“翘”乃特出之义,意为举起、向上、仰起;“楚”乃荆木、落叶灌木之义。楚雄先生正是以花卉鸟兽借物表意,延展了古代文人画之含蓄寓兴手法,同时赋予其清新灵动的现代情韵。
林墉先生曾以“平常心”三字赞方楚雄先生之画。我想,此“平常心”亦包含面对世界万物时,那种平等的、内省的、兼容并蓄的观照。面对那些动物、植物,不是对象化的“观看”,而是内化的、换位想象的、返身关照式的浸润相化。
面对生灵万物,俯仰而观皆自得。以水墨丹青绘花卉翎毛畜兽,观楚雄先生的艺术世界如此丰盈而润泽,惟愿其艺术生命之树枝繁叶茂,长盛长青!
(文/于洋,著名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方楚雄作品欣赏
云游 220cmx144c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