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具禅静之心方显玄妙之境——王东明眼中的八大山人

具禅静之心方显玄妙之境——王东明眼中的八大山人
2025-03-31 13:42:5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八大山人的出身决定了他迥于常人,作为皇室后嗣,骨子里的贵族气是与生俱来的。而在中国近三千年的时间里,皇族一直占据着绝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每一位皇族成员自出生起就要受严格的皇权教育、礼教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精义必须进行系统的继承,对儒释道三家的学习更是严格而规范。当我们翻看这些经典著作时,无不为其中的博大精深所感染、所折服,而这些道义是建立在宇宙和谐、共融发展的主题下所产生的,随着近年来实证科学的不断论证,人们渐渐认识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理论是科学的,儒、释、道的精义部分理论是科学的。而实证科学的验证还在继续,我们没理由否定儒、释、道所阐述精华的科学性。

《怜人春念图》136cmx68cm 2016年8月 王东明

那么,作为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八大山人,他的身心必然受到传统礼教的深刻影响,而他的多灾多难、大悲大苦的经历更使他对佛道的精义有了更深的体悟。任何奇人的产生从来都不是单一因素的促使,他的先僧后道,包括他的疯癫狂放都不单单是身体的病症。他十九时,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顺治五年,他妻子亡故,朱耷便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自此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更号个山和个山驴。顺治十年(1653年),朱耷二十八岁时,又迎母至新建县洪崖寺,在耕庵老人处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的一百多人。朱耷三十六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找到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就在这一年,他改建天宁观,并更名为“青云圃”。从此,朱耷便成了青云圃的开山祖师。后人还建立了“正开山祖道朗号良月文号八大山人朱真人”功德堂的牌位。三十九岁以后至六十二岁。他苦心孤诣经营这所道院,历时二十多年。朱耷在度过了十三年的佛教徒生涯后,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多数人认为他是出于对清王朝的迫害而自保,但是从他那超然世外的脱俗笔墨里看不出更多的惶恐和无助,虽有愤懑之情,但绝无凡俗之气。反过来那简练绝美的笔墨无不体现对佛、道精义的深刻领悟,如果只是单纯的避难,绝不会有此高妙超凡的艺术。

《落花无声听小寒》145cmx200cm 2014年5月 王东明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吉林省美展一等奖

我们知道,佛家讲求脱离世俗烦扰,内心清净,使自己进入绝对寂静的状态,放下凡俗的一切,甚至放下肉身,求得往生彼岸。道家讲求人的小宇宙要和天地的大宇宙相融为一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同样要放下世俗的一切,要有悲悯慈爱之心,求得内心清净,无为而无不为,求得与天地同寿。儒家虽有入世之心,但是依然以佛道之义理为根本前提,只是在善的行为上更强调有为和主动。礼、义、仁、智、信的标榜与贯彻同样是讲求自己内心的纯净与升华,在利己利他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暖冬》王东明136cmx68cm

关键词:王东明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