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区畅游图,纸本水墨,林海钟,45×45cm,2018年
雅昌艺术网:“拟古写生”部分,主要呈现的是您写生作品,可以看到作品的量很大,您为何如此重视写生?
林海钟:写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与自然对话的方式。面对自然时,画家需将传统笔墨与现实物象对话。例如,杭州西湖的写生不仅是记录风景,更是研究如何将自然转化为心中的“丘壑”。我在西湖写生时常选择雷峰塔或断桥这样的经典景观,但每次的笔墨表达都不同——春天的烟雨朦胧、秋天的金桂飘香,这些感受都会直接影响笔触的轻重与墨色的浓淡。这些小品为大型创作提供了笔墨实验场,而最终的作品则需超越写生,呈现更宏大的精神空间。正如石涛所言:“搜尽奇峰打草稿”,写生是积累,而创作则是将这些积累转化为心中的宇宙。
澹容春心,纸本设色,林海钟,137×15cm,2024年
雅昌艺术网:在您的创作中,杭州对您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西湖天下”部分,主要以西湖创作为主,杭州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
林海钟:杭州承载着南宋文化的余韵,是汉文化的精神栖息地。相比北京的浑厚广博,杭州的精致格调更利于“一门深入”的探索。我将杭州视为构建内心的基点——在此吸收传统精髓,同时保持对外部世界的开放视野。杭州的山水不仅是创作的灵感来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比如,西湖的十景不仅存在于自然中,也深深嵌入了杭州人的日常记忆。我在创作时常常想象自己是南宋的文人,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这种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交织,使杭州成为我艺术创作的根基。
雅昌艺术网:感觉杭州是您的“桃花源”,在3月初瀚阳艺术中心开幕的“又见桃花源”中,展出了您众多新作,您是如何理解桃花源的?
林海钟:山水画本质上是桃花源的构建。陶渊明的桃花源不仅是避世乌托邦,更是内心的秩序重构。画家通过笔墨营造理想世界,使观者在镜像中获得精神游历。我在创作时常以《桃花源记》为蓝本,想象如何将“忽逢桃花林”的惊喜转化为画面的意境。例如,我的《桃源图》系列试图通过层叠的山峦与蜿蜒的溪流引导观者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这种创作既需要深厚的传统功底,也需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正如恽南田所言:“写此桃花,一慰心赏”,山水画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心灵的慰藉。
爱晚亭,纸本设色,林海钟,35×37cm,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