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巨匠。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师从林风眠、齐白石、黄宾虹诸先生。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1929年,李可染越级考上杭州国立艺术院研究部研究生,同年加入杭州“一八艺社”,为最早成员。
1931年5月,杭州“一八艺社”在上海举行习作展,鲁迅为展览撰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1954年,李可染为变革中国画开始首次长途写生,1956年,李可染再次长途写生,历时八个月,行程数万里,作画数百幅,从“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在艺术界引发轰动。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展览现场-万山红遍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李可染于1962年首次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绘画作品,根据毛主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句意再造艺术世界,以半斤故宫朱砂设色,在黑与红对比中写南国深秋景色,带有理想化的诗意色彩。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革命情感,加上作者本身对山川的内心感受,通过对山川的系统刻画,营造出气势恢宏、壮烈山河的红色山水意境之美。画面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着无限的精神信仰与含蓄的张力。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充分诠释了毛泽东诗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刚劲雄强的壮美之笔和夺目而出的红色主调,强化了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经典。
展览现场-《万山红遍》亮相
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林尽染》,前后画了七幅,虽然这七幅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技法都大同小异,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列,算是对此类风格的一个巩固与强化,如果这个主题的作品他只画了一幅或者两幅,肯定激不起后来那么大的波澜和反响,也不会形成“红色山水画”这样一个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地位与影响的特定主题、特定画种,更不会出现作品拍卖动辄就上亿元、最贵一幅拍出了2.9亿元的神话。
展览现场-李可染先生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