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郑忠:关于母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郑忠:关于母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5-04-07 15:28:3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不久前,南通籍艺术家郑忠荣获东京2025·第十八届国际书画大赏展“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奖”。

本人是郑忠的海安老乡,又是同龄人,借此机会,笔者采访了郑忠校友。

母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和很多人不同,郑忠上大学之前有一段当兵的经历。

多少年后回忆,郑忠这样写道——

军旅生活给了我强健的体魄、坚强不屈的意志与傲岸的自信。潜水生涯则给了我学习专业的方法论和一种独特的敏感。

而从“部队”的心路历程到母校的“接力棒”乃至工程师、发明家、版画家生涯,直至后来“郑忠水墨画”的滥觞与系列作品的诞生,母校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老师们群体的作用居功至伟。

2025年4月1日,郑忠发了这样一则朋友圈:

四月的阳光透过银杏树漫过工作室的窗棂,我凝视着画案上纸本渐次浮现的红山符号,云罩雾隐,气韵蒸腾,恍然看见三十八年前母校南通师院冯则义老师在水彩课上晕染的晨霭,正与班主任师铁岭老师静物课中彩陶上的光泽在宣纸上悄然重合。那些被岁月封存的记忆碎片,在中国美院铜版工作室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大卫·西维伯格教授递来的刮刀下豁然开裂,流淌出跨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密码。

郑忠作品,海韵系列

郑忠的记忆里,母校的老师们留下的印记,如此深刻——

冯则义先生在北鱼海边的清晨,一人独自画水彩风景,我悄悄地伫立目诵,他说朝露未晞时分的湿度最能驯服水色。那些在宣纸上氤氲的群青与赭石,如今化作红山玉璧上的雾霭,在画布上凝结成永恒的湿润记忆。

油画教师郑志刚油刀下厚重的历史肌理,在三塘村的画室里面壁之际突然苏醒——当西维伯格用钛白刮出第一道晨曦时,我猛然意识到油画刀刮出的不仅是颜料,更是红山先民凿刻玉器上遒劲的力道。

班主任师铁岭老师的静物课像是永不停歇的时空剧场,总在记忆中反刍,汉代陶罐的裂纹与宋代梅瓶的釉色在三十多年后重逢,化作红山女神像衣褶间流淌的时光痕迹。

退役后考大学,完全是心血来潮。

一个月专业复习,三个月文化复习,侥幸考进南通师范,“我的专业水平还是当兵六年前的水准与认知,这个时候专业素质太孱弱的我,如果考进八大美院,不是被呛死就是会被整成半痴呆症。南通师院美术系的教学大纲对于我来说则是最贴近生活、最接地气的靠船下篙。”

显然,郑忠对母校是心存感激的。

师铁岭老师是南师大高材生,教的是正宗的苏派素描基础,石膏像与静物素描,让郑忠豁然明白,柳暗花明,一通百通。

郑忠与师铁岭老师在上海看画展

吴卫卫老师的人像素描,被郑忠认为“这个递进很合理很巧妙,作为一个退役军人,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就看出了美术系教学的端倪。”

郑忠坦陈,他的美术基础在全班是最弱之列。这时,冯力老师从大西北调进来了,他的艺术气质、他高屋建瓴的洞察力,他的方法论,让郑忠将所有疑惑澄净,每天至少画三幅速写,风雨无阻。有了速写的长足进步,加上他的书法童子功,吴卫卫老师额外开恩的素描“小灶”,杨晓辉老师让他悄悄地临摹八十七神仙卷的线描功课,冯则义老师在北渔乡海边不期而遇的“水彩课”,郑志刚老师手把手教的油画三板斧。郑忠说,艺术的滋润,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演绎与前奏吗?

郑忠与母校周建忠教授、顾森毅教授等合影

大一阶段,周建忠教授教的大学语文,郑忠的作文被作为范文在班上点评,南通师院院刊主编杨树徳跟郑忠约稿,老师彭必成拿着刊登有郑忠文章的院刊在郑忠的课堂上讲授阅读与欣赏,让郑忠喜出望外,信心爆棚。

文学的修养是绘画的孪生兄弟,阅读与写作赋予了我的逻辑性与想象力,是母校的馈赠。

还一件事,与画画不相关。

当兵时,郑忠喜欢打蓝球。到师院没几天,郑忠就成了篮球场常客。有一天,郑忠打球打得正欢,一个身材高大、风度翩翩的老师走了过来,对郑忠说:“你是哪个系的?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师院蓝球队的了,一会儿到体育系仓库领两套衣服,一、三、五下午来参加训练吧!”

篮球队合影,左三为唐智民老师,右三为郑忠

这次不期而遇,让郑忠的心里乐开了花,在部队他打球只是“自学成才”,从此在体育系唐智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后来还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蓝球B组的比赛。

艺术之路,硕果累累

郑忠的艺术之路,硕果累累。

他循着上天赋予的人生经历,将潜水员、美院学子、设计师、工程师、新产品开发负责人、发明家、版画家、美院任教等多种身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视角。

郑忠作品:文明之光——甲骨纪事

e6ebb38e4803eb06889cf6db3a283a25.png

郑忠作品,海韵系列之十八

1991年,郑忠的作品《序曲系列》入选日本神奈川国际版画双年展。1997年,郑忠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栏目隆重推介,此后,他的作品便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外各类重要展览中,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西安美院美术馆、北京可创艺苑、北京希尔顿酒店、森林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2021年“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中,他的《云梦沧海系列》引起了收藏界、美术界及大众的热议与好评。2022年获2020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中国书画艺术展”金奖;2023年获“东京2023・第十六届国际书画大赏展”银奖;2024年郑忠水墨画获第17回日本国际书画大赏展“国际艺术奖”。

同行大道,为母校争光

访谈过程中,笔者让郑忠对学弟学妹们说几句,他颇费踌躇——

我算什么呢?一个手艺人,一个艺术的农户,我凭什么对他们唠唠叨叨呢?一个60后老套的旧话,他们愿意听吗?即使碍于面子听了于他们何补?

时代不同了,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与我们所处的年代大不一样。

然天不变道亦不变,我之所以能折腾半辈子还朝气蓬勃奇峰迭起,首先是得有一副好的体魄,我自1979年10月当兵开始晨练一直保持到现在,46年如一日,庶几风雨无阻。

郑忠每天清晨跑步,风雨无阻

学弟学妹们,首先为百年计你要有一副好的身体,关健是要养成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第二,要有目标,五年、十年、二十年……归根结底“这辈子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法由心用。

第三,懂得感恩!

其他你们比我懂的多,我要向你们学习。同行大道,为母校争光!

文/张卫斌,来源:公众号“南通张卫斌”)


艺术家简介

郑忠谈艺录(七十五)丨时光褶皱里的文明复调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1985年为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为南通市档案局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

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会分会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薛筱蕙)
关键词:郑忠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