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提问环节,师生围绕“传统文化象征的当代接受”“中国版画的历史生长点”等问题与两位教授深入交流。张敏杰以李桦《怒吼吧,中国》为例,解析经典作品中象征手法的时代穿透力;王华祥则结合教学经验,强调基础训练中“感受性”与“标准”的平衡,鼓励学生在掌握写实技巧的同时,勇于突破既有框架。
结语:开启艺术叙事新征程
历时近两小时的对话,不仅展现了两位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上的深度,更通过对“叙事中国”的多维解构,为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时代命题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叙事中国”展览的持续巡回,这场学术对话的影响将超越地域,成为中国艺术在全球化时代构建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注脚。
(来源: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