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中国当代美术的星空中,顾国建的油画作品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既不盲目追逐西方当代艺术的潮流,也不固守传统绘画的窠臼。他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在历史与现实、集体与个体、记忆与遗忘之间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艺术路径。其主题性美术创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当代转译,在物质与记忆的碰撞中,让不可见的精神力量显形为可视的艺术图腾。
乡村皮影戏
194/160公分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顾国建的艺术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质感”。这种质感不仅体现在他对画面肌理的精妙处理上,更表现在他对历史场景的再现方式中。他笔下的历史不是平面的图解,而是立体的、血肉丰满的存在。《红船的故事》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将人文情感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充满力量与希望的画面,背景的湖泊与天空被赋予了丰富的色彩层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又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整体色调温暖而和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红船的故事
180/130公分
初心使命2023军事美术精品邀请展(深圳)
在当代艺术界普遍追求“去叙事化”的背景下,顾国建坚持主题性创作的选择显得尤为特立独行。这种坚持背后是对艺术社会功能的深刻理解。在他看来,艺术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应承担起文化记忆载体的责任。他的画作总是在追问:谁的历史被记住了?谁的记忆被遗忘了?这种追问使得顾国建的主题性创作超越了简单的政治宣传,成为一种视觉形式的历史思考。
危难时刻
250/180公分
甘肃省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顾国建对历史边缘人物的关注构成了他作品中最动人的部分。在他的《东归英雄》中,那些在宏大历史叙事中没有名字的小人物成为画面的主角。这些形象带着他们所有的脆弱、坚韧、希望走进观者的视野。他笔下的小人物具有纪念碑式的存在感,他通过赋予无名者以视觉尊严,完成了对历史叙事的某种修正。这种修正不是通过激烈的对抗实现的,而是通过耐心地收集那些散落在历史角落的碎片,并将它们重新拼合成一幅更为完整的图景。
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是顾国建艺术探索的核心命题。顾国建的画布成为一个记忆斗争的场域,在那里,可见与不可见、记忆与遗忘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协商。这种协商拒绝给出简单的结论,而是邀请观者参与到一个开放的历史思考过程中。
东归英雄(创作稿)
原作360/180公分
顾国建的创作方法论体现了一种“视觉考古学”的自觉。他的作品避免了主题性绘画常见的概念化倾向,他将社会调查的方法引入艺术创作,使他的主题性绘画具有了文献般的真实力量,同时又超越了文献的局限,达到了诗性的高度。
司马义买买提
60/90公分
兰州军区英模画像
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全球化语境下,顾国建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立场。他没有盲目追随国际艺术市场的流行趋势,而是深耕中国本土的历史经验与文化记忆;同时,他的创作又避免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始终保持着对人类普遍境遇的关怀。这种平衡来源于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真正的艺术既是扎根的,又是超越的。
顾国建油画艺术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它们记录了什么,更在于它们如何记录。在图像泛滥的今天,当历史越来越被简化为社交媒体上的碎片化符号,顾国建的绘画实践提供了一种抵抗历史扁平化的视觉策略。他的画布成为了一个记忆的避难所,保护那些容易被数字洪流冲走的历史细微痕迹。更重要的是,他重新确认了绘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道德实践的可能性——在相机和数字媒体主导视觉生产的时代,手工绘制的图像因其包含的艺术家身体在场和思考时间,而具有了特殊的价值。
天边的云
180/110公分
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评委作品
站在当代艺术的十字路口回望顾国建的艺术轨迹,我们看到了一条既尊重绘画传统又回应时代问题的创造性路径。他的主题性创作既不同于官方主流的历史画,也有别于消费主义驱动下的装饰性绘画,而是在两者之间开辟了一个批判性思考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历史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与当下持续对话的活的存在;记忆不再是被动的继承,而是需要主动建构和质疑的开放过程。或许这正是顾国建艺术最珍贵的馈赠——他让我们相信,即使在图像饱和的时代,绘画依然能够刺穿表象的迷雾,触及历史经验的深层真实,艺术家的画笔依然可以成为照亮记忆幽暗角落的一束光。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100/80公分
卓玛获救
225/180公分
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
2010结古镇
210/150公分
中国梦强军梦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
边境线
200/160公分
中国梦强军梦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
战斗英雄王忠殿
60/76公分
在那遥远的地方
130/180公分
建军90周年第13届全军美展
喀什人家
180/112公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军美展
父老乡亲
250/180公分
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全国道德模范张富清
110/156公分
西安文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胜利日
200/130公分
集市
160/100公分
蓝田抗日民众干部培训班
190/150公分
百年历程西安记忆
重大美术创作工程
海拔5042
110/180公分
亮宝楼
戎装九贤书画作品展
西进!
(局部)
250/140公分
宁夏某合成旅主题油画创作
土地改革
210/150公分
百年历程西安记忆
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蔚蓝色的节奏
160/130公分
中国武警成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
母亲
130/160公分
阵地
200/140公分
勿忘先烈军歌嘹亮-
庆八一美术作品展(亮宝楼)
80/100公分
人民英雄谢子长
(素描局部)
97/150公分
西安双百工程主题性美术创作
橄榄球,争夺的瞬间
85/60公分
边境线(之二)
140/180公分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
画家简介
顾国建,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师从靳尚谊、闻立鹏先生。解放军美术创作院艺委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美协顾问,西安市美协油画艺委会顾问。曾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军区文艺创作室副主任。第八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作品获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十届全军美展银奖,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全国油画展,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等全国全军美展60余次。油画《1998夏》被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成功拍出。油画《父老乡亲》获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军委大楼、中国邮电博物馆收藏。中央电视台曾以《追逐天边的彩云——军旅画家顾国建》为题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