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时序之外——陈子胄绘画艺术展”在杭州开幕,展期至5月11日

“时序之外——陈子胄绘画艺术展”在杭州开幕,展期至5月11日
2025-04-18 13:45:0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野性的诗意:论子胄绘画中的本能、隐喻与现代性

子胄的绘画是一种野性的绘画,这种野性并非技法上的粗粝,而是一种未被规训的原始生命力。他的作品拒绝中规中矩的写实传统,转而以情绪、意趣为主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感性具象”风格。与传统写实绘画的理性、客观不同,子胄的笔触是主观的、内向的,甚至带有某种神秘的幽暗性。这种野性源于对自然的崇拜与诗意的直觉表达,在他的画面中,色彩与线条并非单纯再现物象,而是成为情绪的载体。例如,船坞码头的题材虽具象,却通过主观的组合、流动的油彩以及浓烈的色调传递出工业文明的躁动;而有黑豹的系列作品中,动物瞳孔的锐利光芒被赋予象征性,成为照亮“孤独前行道路”的精神火炬。这种表现手法让人联想到德国表现主义的激烈情感,却又因东方审美中的含蓄而多了一层朦胧的诗意。

子胄的创作背景暗合了艺术史的关键转折——照相术的发明迫使绘画重新定义自身价值,正如马蒂斯以野兽派的色彩解放回应机械复制的时代,子胄的野性风格同样是对“绘画何为”的现代性回答。他的作品既非纯粹抽象,亦非传统写实,而是在具象框架内注入超现实的隐喻,形成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觉语言。这一特点在其黑豹洞窟山林系列中尤为显著。画中的黑豹既是自然生灵,又是精神图腾:它的眼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既象征希望,又暗含对未知的警惕。这种双重性使作品超越了表象叙事,直指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在工业文明与原始本能撕裂的当下,人如何寻找内心的锚点?子胄的答案或许藏在他对“野性”的坚持中:回归本能,方能对抗异化。

子胄的野性并非无根之木。他曾广泛涉足设计、彩墨、篆刻、书法等多元领域,这些实践为其绘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底。篆刻的刀法可能影响了其线条的果断,书法的韵律则赋予画面以流动的节奏。这种全领域的修养都成为了他体察和表达的基础。他热爱生活题材丰富,大到船坞码头,小到一草一木,都充满激情表达真切。

关键词:陈子胄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