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辉的画笔下,寻常物象褪去了繁复的外衣,只留下最本真的轮廓。那些被提炼过的形体——一截斑驳的老墙,几道交错的屋檐,或是渔船上卷曲的缆绳——虽经简化却愈发突显其内在神韵。它们如同记忆的碎片,在画布上静静悬浮,构成一个被时光浸染的梦境。这些元素彼此交织、低语,在虚实之间构筑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让观者不由自主地放慢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的魔力。
他画作中暗藏着耐人寻味的视觉隐喻。某个反复出现的船锚图案,或许象征着漂泊与归依;一组错落的窗棂剪影,可能暗示着窥视与遮蔽。这些符号如同画布上跳动的密码,既保持着具象的可读性,又升华为精神的图腾,与画面整体氤氲的氛围水乳交融。王辉的写生箱里还藏着地域的密码,这些视觉符号如同地域文化的基因片段,在画布上重组为新的艺术生命体。
这种凝练的表现手法,既可见西方现代主义的构成智慧,又饱含东方美学的写意精神。王辉将两种传统熔于一炉,创造出独具辨识度的视觉语法。每一笔触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每一色块都承载着情感的重量。在这些洗尽铅华的画作前,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高超技艺,更是一位艺术家对世界本质的不懈追问。
当夕阳将画家的影子拉长在未干的画布上时,我们突然理解了他所说的“写生即翻译”。王辉不是在复制景象,而是在翻译大地的语言——把东罗自然的生命翻译成笔触的节奏,把鼓浪屿的琴声翻译成线条的流动,把森林的呼吸翻译为空间的韵律。这种翻译不需要字典,需要的是对生活永不疲倦的凝视,以及将记忆转化为形式的魔法。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陈山村•李铁夫故里60×80cm
王辉2024年
赤坎古镇140×2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