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南京美术馆、金陵美术馆
学术支持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北京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书法学院
中国油画杂志
协办单位
南京市美术家协会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
学术顾问
靳尚谊、范迪安
学术主持
吴洪亮
学术委员会(以拼音排序)
陈明、丁设、范勃、范迪安、顾丞峰、郭润文、何红舟、靳尚谊、林茂、刘淳、刘春杰、陆庆龙、庞茂琨、皮道坚、尚辉、孙俊、王辉、邬大勇、吴洪亮、杨飞云、余旭红、张晓凌
策展人
杜占军、薛良、李燕春
执行策展人
鲍映含、王曦、张未雨
策展团队
张雪婷、杨鹏鹏、魏巍、陆茜
学术团队
邵进、周玲玉、倪雪霏、智丹霞
公教宣传
袁渊、魏曼曼、蔡佳楠、程波
行政执行
徐花石、任飞蓝、金曼蕾
张永芹、张苏扬、王璐
展期
2025年4月18日至5月18日
(每周一闭馆)
展览时间
9:00-17:00
展览地点
南京美术馆1、2展厅
(秦淮区四条巷12号)
序
油画与生活的对话,自古便是一场跨越文明的邀约。当西方油彩与东方文明相遇,中国艺术家便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将这一艺术舶来语言锻造成书写当代生活的诗篇。本次展览以“无限之限”为学术主题,既是对架上绘画未来发展的追问,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礼赞——那些根植于东方智慧的文化基因,正以油彩为媒介,在当代生活的土壤中蓬勃生长。
中国油画自在本土扎根以来,就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东方美学观,在摹写现实的基础上重构艺术面貌。油彩与数字像素相融,传统文化被当代表达诠释,催生出一种新的美学范式,还原艺术最本真的生命形态。也正是这样的“艺术真实”,串联起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最深刻的共鸣。
南京美术馆立足自身学术定位发起本次展览,以“传统为根,当代为翼”的策展思路,搭建起一架艺术与公众对话的桥梁,让“无限之限”的美学追问,在美术馆的空间中获得回应。在这一场域里,我们试图超越物理空间的“限”,让美术馆成为了一个流动的文化现场:通过学术性与观赏性并重的展陈设计,将深层的艺术思考转化为可视化的审美体验,在轻松愉悦的观展氛围中,实现艺术创新与公众审美的双向共鸣,实践美术馆作为美育载体的时代使命。
(来源:南京美术馆)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具象
穿蓝裙子的女士75x56cm靳尚谊
在花园里120x85cm张华清
鹿场老人130x95cm杨飞云
乡村雪景85x135cm陆庆龙
手机57x99cm朝戈
阿杏150X75CM郭润文
锁180x90cm朱春林
蒙古族姑娘No.1100x100cm庞茂琨
沉默的乐手120x90cm赵培智
意象
李花开东湖130x200cm范迪安
江南春早152cm×168cm沈行工
曼陀铃老乐手50x60cm俞晓夫
相亲相爱不孤单160x200cm闫平
博爱阁梅之颂60X80cm陈世宁
林中路5184x84cm范勃
山花60x60cm林茂
轻舞飞扬170x170cm陈子君
抽象
抽象2017-016130x160cm霍刚
八月清风四则-4100×100cm金田
元速145x145cm孟禄丁
F68150x150cm王易罡
窗外的鸟鸣180cm×180cm崔建军
卓别林先生,您好170X120CM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