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四时连理·潍坊籍书法四家作品展” | 逄春伟:字里行间铺展文人意趣

“四时连理·潍坊籍书法四家作品展” | 逄春伟:字里行间铺展文人意趣
2025-04-19 10:54:3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习字半生,常常会觉得:我的坚守,对于古往今来的学书之人来说,或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我自身来说,则是灵魂的追寻与皈依。我也曾有过短暂的困惑,虽然也曾短暂沉迷于明清时期的文雅秀丽,但终究还是魏晋遗风的古拙奇崛更让我沉迷固守。对于书法,我倒是更喜欢“古朴”二字,一念叨这俩字,就仿佛又回到了年幼时居住在安丘乡村的日子,那时的我被老师敦促着捏着一管毛笔,浓黑的墨色,雪白的宣纸,铺就了我这一辈子的路。八九岁时,我仰慕乡贤李滋厚先生书艺,并得机缘拜于其门下,蒙受启智,迄今未敢忘却。成年之后求教于杨明臣、顾亚龙诸先生,专攻楷则。半生学书,虽然颇有曲折,但是幸而初心不改,一路走来得众方家恩惠,亦有所获。

研习书法,我是从颜真卿楷书开始的,数年后,在这个基石之上,我又“从头开始”,对魏晋锺王等先贤留传的经典范本进行长期的临摹和研究。这些经典让我心性沉静,越发体会到魏晋时期的文人风骨和气韵,相比明清时期小楷的妍媚秀丽,魏晋时期的楷书端庄古朴,且有雄浑之气,同时又开启了北朝碑版的朴拙奇崛,笔意自由而生动。古雅之中的天真散溢,朴实之中的异态拙趣,不著一点刻意,不带丝毫做作,其中的醇厚意味,更是令我咀嚼不尽,受用无穷。学习颜真卿,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笔的笔法和形态是那样的浑厚而稳健、在不断重复的点画中,还富有细微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唐法”的森严与不凡。

在我儿时学写字的那个年代,颜真卿书法只能够用来“打基础”,李老师就嘱托我说,作为唐楷中的凛凛高峰,即便颜真卿早年的书作,如《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碑》,也绝非“小学水准”,而是“高等大学”一样的神圣。在他的谆谆教导下,颜书不仅使我对“八法”加深了理解,它的遒美、端雅,也造就了我以后对于审美的追求。颜真卿笔下的篆籀气,以及传世颜真卿碑刻上的斑驳漫漶(当然,这种效果在拓本中会表现得更为凸显),共同塑造了颜真卿的大气磅礴与古朴厚重。颜真卿的字在拓本上虽然第一眼看上去是朴实的,但谛视之,却有一种格外的华滋贵美,这大概就是盛唐气度的一种彰显,又或是颜真卿人文丰采的外化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魏晋时期的锺王楷书越来越喜欢,和唐人端庄的大楷不同,魏晋时期的楷书虽然多为小字,但是气度雄远。我个人认为,大字楷书主要体现在控笔,具体是中锋铺毫与提按,铺毫能带来平实厚朴,提按则能形成三维立体的笔画形态。但魏晋小楷则更倚重于运笔的弹性,在中、侧锋的切换以及在毛笔接触或提离纸面时,那运笔游走的即兴自由发挥深深的吸引了我。由于魏晋处于楷书的发端、初创期,当时的楷书笔法与笔画形态没有所谓的“法度常态”或“森严样式”,也恰恰是这一时期的楷书,在憨态可掬、稚拙之气中,却也体现了“新”的萌芽、“巧”的趋势,处于从“古质”走向“今妍”的拐点。启功先生有诗曰:“真书汉末已胚胎,锺体婴儿尚未孩。直至三唐方烂漫,万花红紫一齐开。”(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三十八》),诗中总结,生动贴切。魏晋书家的小楷,既体现了丰富的笔画形态,同时因它技法的“不完善”、笔画形态的“不规整”,反而留给了后人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这种因“不足”而带来的“无尽意”,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我想那大概就是文论中所谓的“余韵”吧。

虽然我也曾留意唐宋以后以楷书见长的书家与名作,虽也不乏精妙之处,但从经典性上说,韵味还是难以充盈。书法史是巧与拙的交替史,也是质与妍的协奏史。在书写之中,我曾亦步亦趋,也曾偶有会心之处,但用四字概括,大体是在“巧拙”与“质妍”之中寻找、表现我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多年来,我只要捉笔在手,自能静下心来,心无旁鹜。我喜欢把自己沉浸在书写的时光之中,人过知天命之年,我也越发觉得:书法不是哗众取宠,更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有一份静气与凛然存于胸中。

文/逄春伟来源:圆厅美术馆)


展览作品欣赏

《世界赠予我的》

有人放烟花 有人追晚风

借一缕时光 捧一片星空

停一停 等一等 别匆匆

造梦者造了好梦 值得我称颂

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

赠我一场病 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赠我一场空 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有人唱情歌 有人听晚钟

借一丝懵懂 惊一片翻涌

追一追 赶一赶 情正浓

好故事眷顾 好人天赐的恩宠

世界赠予我拥有 也赠予我回敬

赠我小小一扇窗 也赠予我屋顶

赠我一个名 又渐渐长大的年龄

赠我一首诗 又悄悄读得很安静

有人要回望 有人要憧憬

借一朵白云 拍一张合影

想一想问自己 莫打听

远去者去了远方 愿他都安心

尺寸:高167cmx23cm


《一荤一素》

日出又日落 深处再深处

一张小方桌 有一荤一素

一个身影从容地忙忙碌碌

一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太年轻的人 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 远行的脚步

望着高高的天 走了长长的路

忘了回头看 她有没有哭

月儿明 风儿轻

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棂

听到这儿你就别担心

其实我过的还可以

月儿明 风儿轻

你又可曾来过我的梦里

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

知道我睡得轻

太年轻的人 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 远行的脚步

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

忘了回头看 她有没有哭

月儿明 风儿轻

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棂

听到这儿你就别担心

其实我过的还可以

月儿明 风儿轻

你又可曾来过我的梦里

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

知道我睡得轻

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

怕我再想起你

请横屏欣赏

尺寸:长67cmx33cm


好书悟后三更月

良友来时四座春

尺寸:高180cmx宽35cm


请横屏欣赏

麒麟阁

尺寸:长67cmx宽35cm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尺寸:高180cmx宽67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春和景明

尺寸:长180cmx宽45cm

书法家简介

“宋词高地 古韵书怀——逄春伟书苏轼密州词作作品捐赠展”昨日在潍坊开幕

逄春伟,字元暢,山东安丘景芝人。初师乡贤李滋厚先生,继而师从杨明臣、顾亚龙先生。第八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楷书委员会副主任,二级美术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王羲之书法院研究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获奖入展:

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展

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2017年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21年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2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风筝都文艺奖——“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

2017年第四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

2016年第九届山东省政府文艺最高奖“泰山文艺奖”

2012年第五届中国书法艺术节书法最高奖“书法十杰”

2012年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最高奖优秀奖

2013年全国首届“沙孟海杯”书法展最高奖优秀奖

2013年全国第一届楷书展

2016年全国第二届楷书展

2017年全国第二届临书展

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民族脊梁”全国书法大展

2018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全国首届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汇报展

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四届“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展

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源流·时代——二王一脉”高峰论坛

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盛世中国”全国书法大展

2020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力量”全国扶贫大展

2021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

2022年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协“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

(责任编辑:康裕新)
关键词:逄春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