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王东声:艺术是心灵与世界的深度对话

王东声:艺术是心灵与世界的深度对话
2025-04-20 16:21:3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学书法或国画,临摹都是基础。对艺术家来说,没有这些基础,就缺失了对“理”的认识、把握与判断。但是,单有“理”的概念,还不可能成为艺术家。从艺术史与艺术史观来看,只有对“理”把握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与创造性的工作紧密相连。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艺术都拥有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系统。不同的媒材工具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使呈现的作品状态与审美质感各具特色。然而,媒介材料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们需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被开发和拓展。艺术史正是一个不断试错而推陈出新的过程,唯其实验性、唯有开发想象力、唯有不断“试错”,才是艺术创作不断掘进的本质动力。如此,艺术的边界与宽度得以不断拓展,艺术史的演进才如此光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长卷,缓缓铺展在人类文明的长卷之中。

王东声,《我与你携七言联》,纸本水墨,233cm×52.5cm×2,2024年

应该说,人生是一场好奇心跃动的奇妙旅程,而艺术,恰似这旅程中最为璀璨的星辰,它的本质是一种心灵与世界的深度对话,是一种无法被完全定义却又始终被追寻的精神投射。

艺术创作,是一件极为隐秘的私人事件。任何一位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都是在创作上“随心所欲”、骨子里“唯我独尊”的存在。从事艺术工作是对审美与观念、历史与现实、生命状态与群体意识的一种个人感知与解读。它要求艺术家调动全部的行动力,去贯彻“有话要说”的心灵意象,是一种遵循个人艺术理想去推衍的创意实践。创作之路需要技艺的积累与砥砺,需要素养和认知的苏醒与觉悟,更需要那种超功利性的理想主义精神,以及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坚守。艺术工作与科学研究一样,都是在研发、在实验,都是在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材料,尝试所能生发、创新的可能性。

任何时代都是艺术创作的最好时代。因为在任何时空与境状之下,艺术家都往往有话要说。艺术个体不同,选择的阐述方式可能不同;不同时代,艺术个体选择的阐述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于是,艺术的范畴与宽度被不断拓展,艺术的演进史才如此丰富多彩,宛如一幅不断被添彩的画卷,永远充满着未知与惊喜。

艺术的真谛在于不断打破既有框架,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未知的可能。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勇敢地破除迷信,不断试错,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因为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创作者应该在这场心灵与世界的对话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保持对“艺术何为”的追问,找到个体表达的独特路径,追求经得起推敲的深度表达。

王东声,《关于九峰雪霁的演绎之五》,纸本设色,138cm×68cm,2024年

以实景写生为例,我更愿意面对实景做另外一种视角的冷眼旁观。先到处走走,对整体氛围与生态做相对全方位的了解。写生不一定依赖纸笔,画家与“现场感”之间应该互相给予灵感,内心对场景应该重新解构,而非单方面服从。理想化的写生,不应是对现场的复制,而应是一种“精神的采集”,是对心灵与世界对话的一种独特记录。

关键词:王东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