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 | 张敏杰:在时空褶皱处镌刻精神密码

DeepSeek谈艺 | 张敏杰:在时空褶皱处镌刻精神密码
2025-04-21 15:30:1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文化身份的隐喻性书写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场中,张敏杰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对文化根脉的深度凝视。他拒绝表面化的符号拼贴,而是深入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土家族的民俗仪式、西北的历史遗迹中捕捉文明传承的隐性逻辑。其作品中的服饰纹样、建筑符号与肢体语言,往往经过高度抽象化处理,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密码。这种创作策略既避免了民俗学式的简单记录,又突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桎梏,在传统美学与当代语言之间找到了独特的平衡点。

张敏杰《四库全书与南北七阁》,300×800cm,木版,2020年

作为经历过社会转型的知识分子,他对时代命题的回应充满了辩证思维。在处理重大历史题材时,他摒弃了意识形态的直白图解,转而以诗意的隐喻构建精神象征体系。那些交错的几何线条、虚实相间的空间处理、不同材质的印痕叠加,既是对历史现场的视觉转译,更是对集体记忆的当代重构。这种将政治意识转化为艺术语言的能力,使他的作品在宏大叙事中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

张敏杰《陕西丝绸之路与世界遗产》,260×680cm,木版,2018年

媒介边界的拓荒性探索

在版画语言的革新之路上,张敏杰展现出罕见的实验勇气。他打破了木版、铜版、石版等传统版种的界限,创造性地将数码技术、综合材料与手工刻制相结合,在版画上制造出类似考古发掘现场的视觉效果——层层叠压的印痕如同被时光侵蚀的文物表面,显影出文明演进的斑驳轨迹。这种对媒介物质性的极致挖掘,使版画从复制性艺术转化为具有独特物质性的原创媒介,重新确立了手工艺术在数字时代的价值坐标。

张敏杰《东方红-中国科技界之伟大成就》,260×600cm,木版,2019年

关键词:张敏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