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DeepSeek谈艺 | 刘国辉:在创新与传承的张力中,探寻艺术创作的精神支点

DeepSeek谈艺 | 刘国辉:在创新与传承的张力中,探寻艺术创作的精神支点
2025-04-22 16:04:5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当代水墨艺术的版图上,刘国辉的名字犹如一道独特的墨痕,既不囿于传统的窠臼,又不盲目追逐前卫的浪潮。他的水墨人物画作,以其特有的“涩味”与“生趣”,在宣纸上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性温度的精神剧场。当我们凝视刘国辉笔下的那些或沉思、或忧郁、或激昂的面孔时,看到的不仅是一幅幅水墨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深度与时代精神的视觉史诗。

刘国辉的笔墨语言构成了一种视觉哲学,每一笔触都是对“书写性”本质的当代诠释。刘国辉笔下的线不是描绘的线,而是思考的线,每一根线条都在宣纸上留下了智性的痕迹。他的笔墨超越了技术层面的精湛,成为一种思想的载体。观其画作,那些看似随意实则精准的线条,构建起一个个精神性的空间,墨色的浓淡干湿不再只是视觉元素,而成为情感与哲思的物化形态。在他的作品中,笔墨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这种笔墨哲学的背后,是刘国辉对水墨艺术当代命运的深刻思考。在全球化语境下,水墨艺术如何保持其文化根性又不沦为博物馆里的活化石?刘国辉给出的答案颇具启示——回归笔墨的本体价值,但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与程式。刘国辉的艺术创作实践表明,水墨的当代性不仅仅在于题材的现代化,更在于笔墨语言的创造性转化。的确,观察刘国辉的人物画,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当代都市人,他都用同一种笔墨精神去观照,这种跨越时空的笔墨连贯性,恰恰构成了其艺术最核心的当代价值。

刘国辉的人物画创作完成了一场静默的革命。与许多当代水墨画家不同,他既不刻意追求人物的变形夸张以标榜“现代感”,也不满足于对传统人物画程式的因袭。刘国辉的人物画之所以耐看,在于他把握住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平衡,既尊重对象的客观存在,又赋予其主观的精神投射。观其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精神载体,而非概念化的人物符号。这种创作态度使得他的人物画既有传统的文脉传承,又闪烁着当代人文关怀的光芒。

1234...全文 7 下一页
关键词:刘国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