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多的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基层,扎根于民族传统,面向澎湃的现实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新中国的变化历程,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人民群众新生活和中华民族和时代特色的新的美术作品,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着人们的心灵,满足了大众审美需求,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事情。在这些画作当中,不仅展现了新中国的辉煌篇章,而且也将中国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美好记忆,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如今回望这些艺术作品,同样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现代著名画家韩天衡的经典绘画作品。
韩天衡《春已浓》纵19厘米横30厘米
韩天衡作为当代诗书画印皆擅长的大家,在使用色彩时便铸就了个性十足的特点。水墨和色彩交织,笔酿朦胧意境清远,他的重彩花鸟有文人韵味。
韩天衡《豆庐雪景》纵77厘米横38厘米
韩天衡先生有着丰富的求学经验,他师法名家且数量众多,早年师承谢稚柳先生,而在不断成长中,又获得陆俨少、程十发等名师的指导。
韩天衡能在个人感悟当中找寻到能代表个性色彩的契机,通过领悟和思考,铸就自成一格的画风。
韩天衡《初心如磐》纵95厘米横70厘米
韩天衡在各种创作理念的学习和总结当中,在艺术创作当中愈行愈远,并获得了更高的成就。
韩天衡《春满人间》纵19厘米横30厘米
韩天衡在绘就画面时,往往会使用较为丰富的配色,同时在随类赋彩的基础上,还会调动其色彩的夸张一面,让笔墨淋漓的特点从中显现。
韩天衡《瑶窗弄风雨》纵72厘米横50厘米
韩天衡能够很轻松地展现出画面的灵动感,在视觉上形成了最为直接的震撼。可以说在这种独特的色彩描绘当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疑让画面的新鲜感随之提升,也能在技法的展现当中加入另外一丝鲜活气息。
韩天衡《隶书临礼器碑》纵150厘米横78厘米
韩天衡开创了新意,可谓别开生面,足以看出他在技法的总结和演绎当中已然十分熟络,并能归纳总结提炼新意。
韩天衡《荷花图》
韩天衡画中的荷叶用墨率意,奔放淋漓,在大胆落笔之际,于墨色渗化之中,浓淡干湿,疏密开合,自然转换,重合交叠,似叶非叶,叶叶相连,模糊中的分明,迷离中的清晰,一派元气苍茫,浑厚尽在其中。
韩天衡绘画荷花花瓣用朱红写出,复以工笔金线钩出,浓淡相映的墨叶,着以汁绿后,在局部施厚重的石青或石绿。此时,写意与工笔在统一的墨色中,画面变得更为丰富和谐,墨与色交融,色与墨交相辉映,意味隽永,醇厚温馨。
韩天衡对于意象的感悟,画面的表达是他技法的综合表现。韩天衡通过已经掌握的技法以及对意向的深刻思考,创造出的艺术作品自然而富有个人特色。
韩天衡《荷塘图》
通过韩天衡重彩花鸟画呈现出的美学风格,能够看出他不仅在设色方面较为灵动,采用了夸张的笔触,同时在笔墨功夫上也十分老道。
韩天衡《春夏秋冬-四屏》
韩天衡落笔精湛、构图奇崛,在这种突出的优势当中,追寻着对于画面的主观性表达,也让花鸟画的生动情趣随之凸显,从中可以看到一股文人气息,能够在当代的作品当中品读出如此韵味,实为难得。
韩天衡《石坚松翠图》
韩天衡早年师承谢稚柳先生,又幸得陆俨少、刘海粟、程十发等名师的指导。对于前辈们的为艺之道、创作理念,韩天衡更是谙熟于心,并化无形于作品中,自成一格。
韩天衡《墨竹图》纸本设色
韩天衡笔下禽鸟、树石、花果,在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之上进行抽象夸张,带着几分恣肆,却又动中寓静,绚烂而不失沉稳,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视角,可谓“石破天惊,别开生面”。
韩天衡《十里荷香》纸本设色
在众多花鸟题材中,韩天衡最喜欢画荷花,“一到夏天所有花都蔫了,唯有荷花在阳光越强烈处开得越好,古人总讲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却总不论及它的迎酷暑而傲放”。
韩天衡笔下的荷花,把水墨和色彩充分融合在一起,于墨色渗化之中,极大地发挥出色彩耀眼的能量,从而达到明丽、绚烂的视觉效果。荷花的花瓣,用朱红的金线以细笔钩岀,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
韩天衡笔下的荷叶则采用恣肆旷达的泼墨或泼彩法,在色墨交叠重合中,似叶非叶,一派元气苍茫、灵透、浑厚气象。
而宝蓝和汁绿,色彩亮丽而不失沉稳,抒写出吞吐大荒的豪迈胸襟,极具现代的情致。
韩天衡《宋椿元韵》纸本设色
韩天衡其笔墨的精湛、构图的奇崛、色彩的瑰丽、意境的丰裕和中西相容的光影处理,以及半具象半抽象的墨块、线条的有机构成,成就了韩天衡重彩花鸟画美学品格,同时也大大拓展了现代花鸟画的表现力。
韩天衡《响翠》纸本设色
韩天衡《淸凉世界》纸本设色
韩天衡强烈主观的个性笔墨,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而有别于同时代的花鸟画家,同时也反映出韩天衡综合艺术的素养和魅力非凡的人格。
韩天衡《墨荷》纸本设色
韩天衡先生是当代书、画、印三艺兼擅的艺术家,在海内外有很高声誉。在艺术上,无论是篆刻、书法,还是绘画,韩天衡先生始终将一种阳刚之美贯穿其中。
韩天衡《秋色图》纸本设色
韩天衡精通篆刻和书法,他自觉地将此融会于绘画之中。他认为,各种艺术门类好似一个“马蜂窝”,中间隔着一薄壁,只要机敏地打通这一层层薄壁,便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这是一般画家难以企及和做到的。
韩天衡《小寿三千》
韩天衡自六岁起与艺结缘,至今已近七十个春秋,从篆刻、书法、绘画,到美术理论、收藏鉴赏、教育等诸多领域,以其深厚而全面的综合实力和修养,使他游刃有余地都做到了极致,其巨大的贡献有目共睹。
韩天衡《夏威夷冬游印象》
韩天衡说,艺术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目标,这是为之奋斗的因素和动力,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地接近目标,这个追求过程就是人生最大的体验和收获。
韩天衡《春绿无涯》
韩天衡走的是传统文人写意画一路,由于他对传统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有着强烈的现代绘画审美意识,故而,在传统面前他始终保持着特有的理性和智慧。
韩天衡《兰花图》
韩天衡将水墨和色彩都做到了极致。或是淡雅清朗的水墨,写出宋元的韵味;或是浓墨重彩的华章,极具现代的情致。
韩天衡《凌霄图》
韩天衡水墨透明而不失厚度,色彩亮丽而不失沉稳。传统与现代,被韩天衡信手拈来,拿捏得如此妥帖,而又相得益彰。
韩天衡《竹报平安图》
韩天衡不仅是单纯的笔墨传承和诗意阐释,更是歌颂宇宙生命,生生不息永恒精神的主题。因此,在他笔下表现出超越时空的顽强生命与自由搏击精神,是真情充溢、神完气足的诗境。
韩天衡《君子之格与梅并重安图》
韩天衡的作品中,常会出现一只或数只鸟,人称为“韩鸟”。这只鸟在诞生之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站立于一隅,以其固有的姿态和神情,静静地聆听着世人褒贬之词,孤傲地注视着人间每一位过客,执著地思索着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从容,一份淡定,更是发自韩先生内心的一种气度,一份自信。
韩天衡《初心如磐图》
韩天衡以印人的身份专致于花鸟,定格为强烈鲜明的个性,在强烈鲜明中见光怪陆离的气势撼人。
韩天衡《翠竹双禽图》
韩天衡的绘画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奇特夸张,直击观者的心目,达到了让人不得不看的境界。
韩天衡绘画的构图章法就像“置阵布势”,有分工,有牵掣,有独立,有呼应,守则固若金汤,击则势若雷霆,四面出击。
韩天衡《涛声图》
从章法来看,韩老师是用富有变化的草书来表现“涛声”二字。“涛”字的三点“水”略微下垂,“寿”中心部分紧收,“声”字中的“殳”部略小,“耳”字则利用草书的结体在中部留出大面积的余白,尽力赋予“涛声”二字充分自由舒展的空间,最后将落款往“声”字内部靠拢,巧妙地保持了整幅作品的平衡感。
韩天衡《大道必简》
韩天衡不仅把对此的经历和体会运用到自己的篆刻、书法中,更把它运用到了自己的绘画中,尤其在作品中对景深的处理,不为文人画的幽雅所囿,诸如水墨山水的幽深,使平面的空间成为立体的景深,让人有置身于三维空间之感。
韩天衡作品因为有了或浓或淡不同墨色的巧妙铺垫、穿插、覆盖、融合、渗化,传递出一种含蓄、耐人咀嚼的诗情韵味和作者内在的文静、坦荡和率真。
曾有专家以“清奇、洁莹、恣肆”评韩天衡先生的绘画。“清奇”是一种诗意抒怀,是一种新的审美境界;“洁莹”则是他内心“古艳”和“雅致”的追求;而“恣肆”又是他一腔豪情和洒脱性格的真实写照。
中国当代花鸟画家在长期、大量的生活写生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当代生活、自然现象、造化规律相适应的审美构架,并在自身的文化理想与生命追寻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使当代花鸟画呈现出更为广泛而丰富的审美趣味。正在努力勾勒出花鸟画的新的发展前景。
作品欣赏
韩天衡《具区金秋》纸本设色
韩天衡《藤花竹鸟图》
韩天衡《楷书心经图》
韩天衡《庭竹诗意图》
韩天衡《双蜂牡丹图》
韩天衡《竹报平安图》
韩天衡《夏锦图》
韩天衡《夏图》
韩天衡《松翠千纪图》
韩天衡《秋图》
韩天衡《冬图》
韩天衡《春图》
韩天衡《行楷欧阳修醉翁亭记》
韩天衡《翠色寒声图》
韩天衡《竹报平安图》
韩天衡《春意盎然图》
韩天衡《春满人间图》
韩天衡《皎皎玉兰花图》
韩天衡《春风杨柳千万条图》
韩天衡《杨万里诗意图》
韩天衡《四时花叶最无穷图》
韩天衡《篆书沁园春·雪》
韩天衡《松云皓月图》
(来源:听月工作室)
艺术家简介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现任西泠印社名誉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原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作品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等。2010年被专业媒体评为“2009年度中国书法十大人物”,并由《书谱》社三十五周年海内外五百七十一家专业机构署名问卷公布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三十五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书法为启功先生)。2012年首届《书法》杂志论坛被评选为当代三十家优秀范本书法家之一。2015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榜首。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第一至七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总顾问。2019年担任“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评委会主任。荣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中国书法风云榜——杰出老书法家称号。2023年荣获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2024年荣获首届上海杰出人才称号。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举办个人书画印系列展览。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
出版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韩天衡画集》《韩天衡书画印选》《韩天衡篆刻精选》《天衡印话》《天衡艺谭》《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韩天衡》(英文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荣宝斋画谱·韩天衡绘花鸟部分》《画舫——当代美术经典入史艺术大家·韩天衡卷》等专著一百五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