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韩大为丨让国画回归正常的生长、传承、接续之路

韩大为丨让国画回归正常的生长、传承、接续之路
2025-04-26 14:24:0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我发现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将书法和绘画相提并论。书画同源同根,相互融合、渗透交织。书法乃画之魂,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如此同命相连、密不可分、贯通一气者实乃中华文明之特殊性所使然。

自清末民国初年以来西学渐进,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改革开放的浪潮。这是一场东方文明打开胸襟全方位向西方文明主动地学习借鉴并改造自己的一场较深入但不彻底的运动。

从国家机器政府制度的运作方式方法的临摹乃至哲学、文学艺术、建筑交通、电影戏剧及家具、服装设计涉及政治经济实业等等的各个领域的学习借鉴和改造。一时间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了中国人的大先生。白话文运动、电影话剧、报业方兴未艾,蔚然成风,全国上下一片欣欣然,深刻全面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价值判断。

当然这种学习借鉴在政治上是夭折中道崩殂,有的是很成功的。但无论如何评价这是唯一场直面西方文化大胆而真诚的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中国。白话文写作,电影话剧的引入和建筑、服装设计的中西合璧等等恰到好处。中西方元素美妙的结合利用互动生发,别开生面应运而生留下了大量模范经典力作。

然而唯独对中国画的改造和重构是失败的!也可以说这一改造是对中国画的戗害!当其时一批批文艺青年学子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分别走出国门踏入西洋东洋的热土进入美术院校学习西方艺术的造型、色彩、解剖透视的理论技法,大多数学成后归国企图以西画的理念和造型手段来改造中国画。于是出现了一批明显带有西方绘画痕迹的被改造后的“新中国画作品”可谓名噪一时,画被抬举,人被重用,正与当时和后来的时风政治导向呼应唱合。是不谋而合或者是谋而合不得而知。

然而现今回望反思这场对中国画改造的运动是完全失败和不必要的。经此一番折腾后使中国画失魂落魄不伦不类,成为了文化艺术上的转基因产品。给中国画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留下了残疾和后遗症。改掉了国画中最生动最好最有值价的东西,使妙在似于不似之间的写意之形只留下了似和模拟自然之象,流传于千余载的笔墨文思,乃至中国人所独有的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文化意趣被异化而荡然无存。

那种在自然面前的任情咨性天人合一的创造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解剖的准确,焦点透视接近自然真实的所谓国画作品不断出现在各种展场和印刷品上。甚至出现了以素描的标准用国画的笔墨、宣纸为工具来画国画的局面并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还有人竟以笔墨和宣纸画出了有高光质感的国画作品!而坚持传统文脉的作品反而被排挤打压的不见天日,一时间可谓黑白颠倒,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一场文化的灾难国画的穷途末路,实践证明这些所谓的中西合璧、中西融合并没有修成正果,中国父亲西方母亲所生下的儿女并不如所期待的那样美丽。这一结果值得今人深刻反思和止错。

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下国画本是风神自足,独具优良品质,形成了一整套完备健全的哲思文脉、审美、笔墨、造型、材质、评价乃至装裱等一系列自律的规章系统和传承有续的精神和物质链条。回望这风雨飘摇动荡的百多年的国画之路,是时候该让国画回归正常的文脉自律和生长传承接续之路,不要拔苗助长。师古人,师造化,师己心是唯一正确之路。不然中华文化的家底和本钱会越来越少。

文/韩大为,2025年4月24日于土云山庄;来源:韩大为的艺术世界)

作品欣赏

.png

1234...全文 20 下一页
关键词:韩大为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