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今晚20:00相约BRTV《美术中国》栏目,一起走进蔡玉水的艺术世界

今晚20:00相约BRTV《美术中国》栏目,一起走进蔡玉水的艺术世界
2025-04-26 16:46:5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BRTV纪实科教频道《美术中国》栏目《我的世界》——蔡玉水的艺术人生

全国首播时间:

4月26日(周六)20:00

BRTV纪实科教频道《美术中国》栏目

(覆盖全国7亿多观众,200多个中心城市)

北京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

4月30日(周三)北京时间11:08《美术中国》栏目

覆盖播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

新媒体端:《北京时间》app,4月26日晚20点同步直播(《北京时间》是北京首个市级融媒体平台,也是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新媒体音视频客户端,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各个电视频道、广播频率一体化采编联动,融合传播。北京时间客户端累计下载量5020万,端外矩阵粉丝量超5000万,覆盖用户1亿+)同时也在BRTV纪实科教频道视频号(粉丝280万)、《美术中国》抖音号、今日头条、个人视频中播出。

蔡玉水先生1963年出生于济南,六岁起师从山东艺术学院著名画家、教育家段谷风先生学习绘画。1981至1985年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随后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卢沉工作室进修学习。1995年,蔡玉水的大型水墨人物历史组画《中华百年祭》问世,被评价为继蒋兆和《流民图》,周思聪、卢沉《矿工图》这两件重要的作品之后,第三件里程碑式的中国画人物画力作。1995年年底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进行教学及文化交流。2003年归国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执教,翌年调入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2019年升任副院长。蔡玉水先生在绘画、雕塑、电影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少年时期的蔡玉水先生

蔡玉水先生的艺术天赋,在他3岁时已经显现出来。6岁师从段谷风教授学习绘画,跟随艺校专业课堂,完成了本应在十余年后才需完成的艺术训练。

蔡玉水先生12岁为《大众日报》所做插图

8岁创作的《别灰心》,入选山东省少儿美展并获一等奖;9岁开始在《大众日报》发表作品,在上大学之前的9年,共发表绘画作品三百多幅。

蔡玉水先生9岁临摹前苏联艺术家作品

.png

蔡玉水先生15岁临摹前苏联艺术家作品

1981年蔡玉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82年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失败,蔡玉水倍感激愤,通过5个月课余时间创作巨幅三联画《争气歌》。

蔡玉水先生作品:《争气歌》1982年 200cm x 220cm

.png

1985年蔡玉水先生与其毕业创作《血雨腥风》

蔡玉水从1985年起围绕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事件进行创作和研究,集中关注中国水墨语言在表现题材上的局限和拓展,尝试将西方表现主义以及混合颜料纳入绘画,直至1987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卢沉工作室深造,重拾水墨创作的实验,投入《中华百年祭》的创作。

1995年卢沉先生与蔡玉水先生合影

十年磨一剑,锋芒未曾试。1985年到1995年,蔡玉水历经十年艰苦创作完成大型水墨历史人物组画《中华百年祭》,被评价为继蒋兆和《流民图》,周思聪、卢沉《矿工图》这两件重要的作品之后,第三件里程碑式的中国画人物画力作。

蔡玉水先生创作《中华百年祭》

1995年完成的巨幅组画《中华百年祭》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成功展出,引发全国美术界深入讨论,其对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性探索,至今值得人们深思。

1995年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对《中华百年祭》评论

蔡王水先生《中华百年祭》画展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召开

蔡玉水先生的《中华百年祭》于中国美术馆中央园厅展出

组画由7部分构成,由《1840—鸦片战争》《1911—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妻书—怀念林觉民烈士》《1937—南京大屠杀》《1937—铁蹄下的孩子》《1945—人证》《悼死难者》组成。

蔡玉水先生作品《1840—鸦片战争(中华百年祭之一)》

1989—1991年 365cm x 900cm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1911—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华百年祭之二)》

1994年 150cm x 1500cm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与妻书—怀念林觉民烈士(中华百年祭之三)》

1993年 200cm x 200cm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1937—南京大屠杀(中华百年祭之四)》

1986—1990年 365cm x 1350cm

主体画中表现人物近百人,为作品刻制碑文2000余字。作品表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近百年的民族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罕见的巨幅长卷史诗绘画作品。

1995年6月,蔡玉水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成功举办《中华百年祭》蔡玉水画展。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享有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举办个人画展这一殊荣最年轻的艺术家。

蔡玉水先生作品:《1937—铁蹄下的孩子(中华百年祭之五)》

1993—1994年 150cm x 1100cm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1945—人证(中华百年祭之六)》

1993—1995年 365cm x 900cm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1945—悼死难者(中华百年祭之七)》

1995—1996年 300cm x 150cm x9张

作品完成后,为了寻找艺术创作新的可能,他远渡南洋,开启新的篇章。巴厘岛的阳光、异域风情与多元文化,如春风化雨,慢慢滋润着他的心灵。在这片新土地上,他重新审视生命与艺术,再度开启了新一轮的创作高峰。

1996蔡玉水先生与夫人刘晖在巴厘岛

在南洋的7年,蔡玉水先生融化在明媚的阳光和宁静的空气中。并将这一强烈的感受运用到其多画种、多材料、多技法的创作实验中。即此《天堂巴厘岛》系列作品应运而生。此系列作品一经问世,即刻吸引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蔡玉水先生作品:《天堂巴厘岛》

1996-1998年 285cm x 1200cm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天堂巴厘岛》局部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天堂巴厘岛》局部

.png

蔡玉水先生与妻子刘晖在巴厘岛

.png

蔡玉水先生雕塑作品《祈祷》与万亩花田

2003年蔡玉水先生结束了七年的海外创作与求索回到祖国怀抱,他应时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院长邀请回国在该院执教,翌年调入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2019年升任副院长。其间,2009年在采风途中,他邂逅家乡济南的边远山村小镇双泉镇。

蔡玉水先生在济南市双泉镇创作雕塑作品

双泉镇朴素的乡民和如画的田野打动了蔡玉水先生,自2009年至今,16年间蔡玉水与家人扎根边远贫困的山村,用“艺术改变乡村”的理念,从绘画到影像再到雕塑与万亩花田的大地艺术等,进行了一系列助推乡村发展的“新乡村主义”艺术实践。

蔡玉水先生雕塑作品:《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这件雕塑作品是蔡玉水与双泉父老乡亲众多感人故事中的一个,那是他与双泉一位九十四岁老人家的约定,更是对双泉镇乡亲们的约定,之后他又陆陆续续创造了许多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陆续出现在双泉的田野、旷野、山川,让双泉的大地一时间有了温暖与灵魂。在“艺术改变乡村”的社会实践为双泉取得了一定影响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双泉发展的推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双泉,帮助乡村走上富裕之路,蔡玉水决定带领家人全力以赴为双泉量身定制拍摄院线电影《艺术也疯狂》。

蔡玉水先生导演作品:电影《艺术也疯狂》

双泉镇的景,双泉镇的人,都进入了电影的镜头,蔡玉水先生带领着他的艺术之家和村民们通过努力共同为社会讲述了一段足以令世人感动的温暖故事,电影的顺利公映不仅潜移默化间,达到了发展当地经济、弘扬朴素民风,美化心灵的社会效果,同时,也为双泉的快速发展与振兴赢得了难得机遇。

蔡玉水先生雕塑作品:《父与子》

而蔡玉水也在其艺术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地实现作为艺术家的自我突破,从双泉镇万亩油菜花田的大地艺术到获得多个中外大奖并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讲述双泉故事的电影《艺术也疯狂》,艺术与现实的世界,源于艺术家无功利的审美创造和兼济天下的人文追求之中。同时也是蔡玉水在用艺术与乡村这片生命的渴念之地相互滋养。

电影《艺术也疯狂》蔡玉水先生手绘人物海报

电影《艺术也疯狂》剧照

蔡宜恒饰演罗伊

电影总有落幕的时候,当电影拉下帷幕,他又重新拿起画笔开启了新篇章的创作。

蔡玉水先生在印度尼西亚登巴萨艺术学院的公开讲座

《巴厘旧梦—克恰克恰》这幅作品是蔡玉水先生于2025年过年时期创作的,这是延续《天堂巴厘岛》佳作。

蔡玉水先生作品:《巴厘旧梦—克恰克恰》

2024—2025年 200cm x 600cm

他将现实主义与主观情思相融合,以古朴的色调为载体,生动地描绘出当地人民盛大歌舞的热闹场景,仿佛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梦幻世界。这幅作品承载着蔡先生与巴厘岛的约定,也是其系列作品的开篇之作。其系列作品仍在创作中。

蔡玉水先生作品:《巴厘旧梦—克恰克恰》局部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巴厘旧梦—克恰克恰》局部

.png

蔡玉水先生作品:《巴厘旧梦—克恰克恰》局部

苏轼赞寓娘“此心安处是吾乡”,于“心安处”寻得艺术源泉,化风云变幻为深刻隽永,亦是蔡玉水精神原乡的美学品质。

蔡玉水先生作品:《母爱》于万亩花田间展出

而这里,济南双泉镇的99.8平方公里,不仅是是他生活的热土也是他的创作画卷,这是他的双泉,也是他的世界。诗意栖居,画艺人生。

2025年4月26日20:00让我们走进BRTV纪实科教《美术中国》,一起走进蔡玉水先生的艺术世界,探寻他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来源:BRTV纪实科教)

艺术家简介

激励中国足球早日迎春——品悟蔡玉水42年前力作《争气歌》中蕴藏的深意

蔡玉水,北京画院原副院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

蔡玉水在绘画、雕塑、电影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是中国当代最为优秀全面的艺术家之一。

蔡玉水1963年出生于济南,六岁起师从山东艺术学院著名画家、教育家段谷风先生学习绘画。

曾先后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995年,蔡玉水历经十年艰苦创作完成里程碑式的大型水墨历史人物组画《中华百年祭》,1995年6月年仅三十一岁的蔡玉水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成功举办《中华百年祭》蔡玉水画展,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享有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举办个展这一殊荣最年轻的艺术家。

1995年年底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进行创作、教学及文化交流。

1999年举办蔡玉水亚洲巡回画展。

2004年入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至今。

2005年以来先后承担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刑场上的婚礼》(与王明明先生合作)“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国殇公祭》(与买鸿钧先生合作)以及“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五三惨案》等多项国家重要的创作任务。

并先后荣获“2008·中华十大财智人物”大奖、第六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中国创新榜样奖”等。

2009年至2019年,蔡玉水甘于寂寞扎根边远贫困的山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艺术改变乡村”的创新理念,帮助济南市双泉镇的父老乡亲摆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助推乡村发展的艺术实践。其中由他倾力出资、导演,为双泉镇量身定制的院线电影《艺术也疯狂》于2017年6月16日在全国公映。电影先后获得第2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优秀奖、第五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最佳美术和最佳男演员双料大奖,济南市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一等奖,第十一届泰山文艺奖等多项大奖,电影入围十余个国际国内电影节。并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

蔡玉水的绘画艺术作品深受世人的喜爱,被世界多家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所收藏。

(责任编辑:康裕新)
关键词:蔡玉水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