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北京金石博物馆
承办单位
北京新丝绸之路书院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1日-5月11日
展览地点
北京金石博物馆
(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后街10号)
写在春暖花开时
我和德成道兄相识时间并不长,但是印象深刻。我回青岛老家探亲、访友、讲座、办画展期间,常常看到德成作为青岛市文联办公室主任,忙前忙后,陪同领导参加活动安排接待。当时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机关干部,慢慢熟悉起来我才了解,他到青岛市文联工作之前,曾任职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和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当过秘书、干事、杂志社编辑等,虽有经历,都不足为奇。德成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在行政工作之余,专注于自己的艺术追求,而且书画兼善,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展出的画作可见,他的花鸟小品画取法于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诸贤,以书入画,博采众长,工写相偕、格调清雅,很是耐看。
期望德成以此次在北京金石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为契机,艺田深耕,在艺术的道路上乘势而上,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祝贺德成花鸟画小品展在北京成功举办!
(文/马新林,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原执行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近现当代艺术类藏品评级专家组组长、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吟风掇英翰墨遣兴
——写在王德成先生国画小品进京展之际
德成是我老友,也是书友,还是画友。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他练习书法,他曾祖父王天乙和他父亲王建东都是临沂地区知名书法家,他受家学熏陶研习书法,颇有心力。他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和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职位,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几年前,他突然调到青岛市文联工作,成了我的同事,要向艺术家靠拢,我很诧异,真为他捏了一把汗。到今天,我们俩走的越来越近,在青岛画院朝夕相处,对他的初心有了更多认知。
德成在我的印象中不善言辞,性格倔强。他做过军医、当过秘书、在机关工作三十年,可非要画画,还要画出个样子来。我深知,艺术之路不光是鲜花漫道,更多的是荆棘遍地。他勤奋好学,孜孜以求。我俩的画室楼上楼下,相距不到三五米,从我的窗前可以看到他的窗里,我经常看到他挑灯夜战,伏案于画帖之间,磨墨于时光之中。春去秋来,一直如此也。单位有个园林庭院,他每每穿行于其间,观花开,听鸟鸣,写于纸,记于心。写生也成了他的常态,每年都画出好几本册页,我在欣赏之时,往往略添几笔,或题跋小记一下,共同成长。他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在画院,充分利用近水楼台,时常请专家指教,滋润他的艺术感悟。他取法乎上,抒写情怀。他选择大写意花鸟,作品多取法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又借鉴青岛籍名家崔子范、张朋、隋易夫等先生的笔意,博采众长,抒情达意,逐步有了点个人特点。如他画的知了、小鸡等,取法齐白石和张朋先生,可又不是照搬照抄一成不变,似与不似之间,笔墨意趣跃然纸上。
德成的画能得到北京金石博物馆专家认可,并愿意给他举办画展,是专家们对德成的厚爱、鞭策和鼓励,也说明德成多年工夫没有白费,我为德成不虚度时光点赞,为他倾情书画不断进步鼓掌,为他进京办展喝彩!
时及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德成的书画艺术未来可期。
祝德成写意笔墨小品进京展顺利成功!
(文/张风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青岛画院名誉院长)
作品欣赏
(来源:青岛市青年摄影家协会)
画家简介
王德成,1970年11月出生于山东兰陵,1991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海军北海舰队参军入伍,先后在海军驱逐舰一支队、海军四零一医院、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担任军医、干事。1998年9月转业到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从事文秘工作。2018年4月调到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担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等。2022年6月担任青岛市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秘书长。
作品入展:
2014年11月,入展“全国第十届刻字艺术作品展”;
2016年10月,入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
2020年7月,入展“第十一届全国刻字艺术展”。
论文发表:
2015年3月,《青岛琅琊台刻石细考》(7000字);
2018年10月,《从汉魏碑刻说起:对云峰刻石与四山摩崖石刻的比较研究》(7000字);
2018年12月,《 < 淳化阁帖 > 与 < 大观帖 > 的比较研究》(7000字)。
分别在《书法导报》理论版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