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南昆山云蒸霞蔚,4月14日-18日,中国国家画院方土导师率工作室高研班一行深入惠州腹地南昆山,开启五日“师法自然”的艺术实践。方土以“写生即修行”为核,将山水对话升华为传统美学的当代思辨,其写生作品成为贯穿技法与哲思的典范。
笔墨解构自然气象
方土承黄宾虹“五笔七墨”之韵,以动态笔墨捕捉南昆灵韵。《南昆山写生之五》中,他以篆籀笔意勾勒山石筋骨,枯润交替间暗含书法节奏;溪涧则以“淡墨破水”晕染,水纹虚实既合物理动态,又化“上善若水”的哲学意象。面对山间流雾,他独创积墨叠染法,层层墨色渗透生宣,氤氲之气若云雾穿纸而出,赋予传统水墨以呼吸感。
心象重构山水精神
在《南昆山写生之三》写生稿中,方土以赭石为底,花青积染出冷暖交织的山体,既存岭南苍翠之实,又以抽象色块重构画面结构。处理竹林光影时,他以“留白为骨”革新传统:保留生宣原色作透光之隙,使纸面空白化为穿透林间的光束,让古典留白焕发当代视觉张力。
教学相长哲思凝练
夜评会上,方土以《南昆山写生之十二》示范“简笔传神”——三组墨块构远山层峦,宿墨皴擦近石成岁月沧桑。他直言“形神之辩在笔墨关系的哲学构建”,现场删减学员繁冗之作,以枯湿交织的笔势重塑山体筋骨,再点辍几个近景人物为画眼,顷刻令画面气韵贯通。
此次南昆山写生,方土共完成十七帧精品。这些作品既可见北宋山水“可游可居”的空间营造,又融入了构成主义的现代视觉思维,形成了独具辨识度的“方氏山水”写生语系。这场融合了技法传承与观念突破的艺术实践,不仅为学员开启了认知传统的新视窗,更为当代水墨如何激活古法提供了极具启示性的范本。
方土写生作品欣赏
南昆山写生之一
32x44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二
32x44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三
44x32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四
44x32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五
44x32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六
44x32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七
44x32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八
44x32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九
44x32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十
45x33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十一
45x33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十二
45x33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十三
45x33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十四
45x33cm
2025
南昆山写生之十五
45x33cm
2025
增城白水寨之一
48x37cm
2025
增城白水寨之二
48x37cm
2025
(来源:一方斋)
画家简介
方土,1963年生,广东省惠来县人,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影6年,1992年入职广州画院,历任专职画家、副院长、院长。2019年调入中国国家画院,历任人物画所副所长、美术馆馆长。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广州画院名誉院长,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总召集人,一级美术师。
2017年荣获“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擅长大写意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及实验水墨。主要作品入选8、9、10、12、13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多次参加各类学术邀请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举办个人画展10余次,出版个人专集20余册,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人物故事”“美术里的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