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从2023年底开始论证、创作意向、草图定稿、确定创作、作品完成到作品交接,历时近二年的时间终于圆满划上句号。
编后语
能够参与作品《向海图强》的创作,对于从事美术创作的人来说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也是每一位画家的艺术生涯中难得一次经历。
此作品因为上海重要外事场馆创作,所以在创作上首先要考虑将中国文化元素放在首位,既要突出主题又要章显中国画的笔墨特性。无论从创作内容、艺术表现和超常尺寸上,对于创作人员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可以说,这幅作品的创作难度超越了国内很多大幅作品。
首先,从形式上它已经突破传统山水画和目前常见城市风景画的界线,它把现代化都市建筑、现代化舰艇装备和传统意义的云水画法相结合,在视觉上打破传统二维空间透视,强化了物象的形与质,借鉴吸收西画构图,用独特新颖的绘画语言表现上海陆家嘴城市建筑全貌,并巧妙将黄浦江水域和舰艇编队跨视距纳入其中。其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既不失中国画传统写意性,同时又将工笔界尺画画法融入其中,把工和写的尺度把握的恰到好处,至使作品更加生动完美和具当代性。整个画面既体现上海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与大都市的繁华,同时还突出展示行驶在黄浦江上保卫祖国日益强大的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在视觉上既有其维美性又有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静观作品,可以看出无论从创作的主题内容还是从专业学术层面,主创人员和参与者,对文化艺术内涵都有着正确的认知与良好修养,对“笔墨当随时代”、“为祖国山河立传”现实主义题材的城市风景景画创作内函,赋予了崭新的解读和诠释。作品充分体现出主创人员驾驭大幅作品的丰富经验和能力。这幅作品,在中国画专业的探索上是有学术性的,在现实体裁主题创作上是有突破的,在中国画创新与实践上,具有一定示范性。
作品能在40多天无休息日的状态下完成创作实属不易,这离不开创作团队的精诚合作与相互配合,离不开团队每一位作者对此作品的主题与内容心存敬畏之心,离不开团队成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体现出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应该在探索中、变化中不断发展进步。
最后,对这次创作前期在寻找创作场地的过程中,得到诸多方面诸多朋友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对创作团队各位画家的艰苦付出表示忠心感谢!
(文/陈琳,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全军高级职称评委、美展评委,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画院研究员,北京兰池书画院院长,海军创作室专职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