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溪山清远 墨写心源——水墨品质王兴堂山水画工作室九华山写生作品雅赏

溪山清远 墨写心源——水墨品质王兴堂山水画工作室九华山写生作品雅赏
2025-05-12 15:25: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山水画的形似与神似

本文主要从夺其神韵才是真画、形似与神似应是水乳交融、形神兼备功在笔墨三方面来展开对山水画写生的讨论。

一、夺其神韵才是真画

对山水画乃至中国画中形与神的论述,从古到今多有涉及。“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句出自北宋苏轼的名言,被后代广泛接受和认可。一代大师黄宾虹先生说:“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尔写吾人之心。”也揭示出山水画不是一项纯粹技能性的工作,也不是为视觉提供快乐的对象,而更多的是“究天人之际”,它富含着人类心灵的完整思想。黄宾虹先生对山水画,尤其看重“内美”,并对此论述很多,比如“造化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见,取之较易;造化有神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其神韵,才是真画……”。在他的认识引导下,我们可以将山水画分为两类:一类是取造化(自然物象)之形影之画;一类是假形影而传神韵(内美)之画。第一类是写实的,取的是造化之形影,要的是真实的自然物象,这一种当然要的是“形似”;第二类借形影传神韵(内美)的画,来源于自然物象但更要“夺其神韵”,自然物象只是作者借以传神的载体,这一种画作求的是“神似”。

形与神是问题甚至已经被当做山水画中的“元问题”,黄宾虹说的“夺其神韵”“才是真画”的“夺”字,就点出问题的根本所在了。

二、形似与神似应是水乳交融

形似重要却不能过实,过实则僵化、呆板、无神。真实感是形似的本意,但应控制有度,细致工整即可,不要陷入极端,一味追求像照片一样,以为客观写实,甚至不差毫厘才是形似,这是不正确的。

艺术价值是什么?自然的真实不是艺术。只有画家根据自己的情感重铸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艺术。因为它具有艺术家的诗意,因为它被注入了情感、灵性,有情趣、有虚实、有浓淡、有精气神,甚至使人感觉到动态美,这样的绘画艺术语言画出的画才是活画。神似基于形似,似与不似间的隐约之美。因此,艺术的真实如果只是追求一点不差的真实,倒不如拍照来得干脆,也就失去了画画的艺术性。纯粹的真实就会失去创造,失去艺术,更谈不上情感,谈不上情趣,一幅画作如果真的画出来和照片无两样,就会失去品读的想法,人们就很难从它身上发现思想内涵,更不易找到诗意了。一幅画作有了神,才能解释作品的精神品格,才能传达画家的丰富情感。当然这绝不代表写实的形似不重要,形似是基本,是艺术的起点。如果没有高超的摹写技能,就难以形成一幅画作,就更别说追求神似了。形式是艺术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家不懈的追求,代表着艺术水准。对山水画而言,神似不是空洞的,它不能脱离形似而单独存在。

“形存则神存”“形谢而神灭”“神者形之同,形者神之质”都指的是这个意思。形似与神似,两者互为统一,相互依存,绝不是竞争关系。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代表着中国山水画最高的艺术水平。

三、形神兼备功在笔墨

夺其神韵需要借助体,而山水这些自然物象,便是画家最喜爱的借助体。画家要想取得它们的神韵,赋予其精神和情感,同时还需要一个借助体,那就是笔墨。

黄宾虹讲过:“大家落笔,寥寥无几;名家数十百笔,不能得其一笔……而大名家绝无庸史之笔杂乱其中”。黄宾虹所指的大家和名家,已经不单单是画家,一定具备扎实的哲学功底,一定是有思想的,而画画只不过是一种技能罢了。他们手中的笔墨已经被赋予了灵魂,不再只是一种工具,绝不只会描头画角,涂抹上色。

大家名家是一种境界,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志于道”,二是“据于德”,三是“依于仁”。没有清晰深刻的认识和志存高远的抱负,成不了大家;没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成不了大家;没有良好平和的心态和端正的初心,也成不了大家。只有被这些品质浸润的笔墨,才能得大家之气,才可写意山水画。大家绝非天生;即便是天才,仍需后天努力挖掘,再高的修为也是建立在肯下苦功夫上,也要建立在平心静气、不骄不躁上,这才是修为之道,成功之道。追名逐利,投机取巧者,表现在笔墨上必然空疏无物,骄淫浮躁,不肯用功者,表现在笔墨上必然轻率浮躁。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其实画也是如此。一旦自然之物和笔墨都成为画家表现感情和思想的借助物,那夺其神韵便是自然而然发生了。此时的山已经不仅仅是山,此时的水已经不仅仅是水,因为它们已经和画家的情感思想交织在一起,笔墨已经赋予它们生命,这外行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画家的笔墨中变得一切水到渠成,自然而为。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山水画,已经不再是自然景物,也不再是笔墨丹青,已经是似画非画,似人非人的奇妙景象。在笔墨的指引下,我们已经可以走入其中,置身于山水,我们已经不是在欣赏画作了,更无法用我们的审美标准去判断它了,因为画内画外已经浑然一体,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美幻的精神世界;而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正是笔墨关系。笔墨反映了画家的修为人品和性格品质,一笔一墨的背后是力度、姿态、情趣。一件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必然出自一个高品位的笔墨关系,也必然出自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的大家名家。笔墨关系决定了一幅作品的成败和层次,更决定着形似和神似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笔墨的鉴赏,往往超越了对形象、色彩、章法甚至意境的重要性。笔墨关系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汇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脉络,承载着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及其优良传统,构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范式。

作品欣赏

王兴堂

.png

1234...全文 86 下一页
关键词:王兴堂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