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见山,见水,见自己——林海钟《观山水》新书分享会在杭州举行

见山,见水,见自己——林海钟《观山水》新书分享会在杭州举行
2025-05-21 15:15:2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5月18日下午,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浙江山水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见山,见水,见自己——林海钟《观山水》新书分享会”在杭州天目里茑屋书店举行。

1924999361989533696_1280px.jpg

《观山水》作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林海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犁,杭州国画院美术馆馆长虞仲韦,围绕山水画的欣赏与创作经验、《观山水》阅读感悟展开分享。

1924999361989533698_1280px.jpg

作为林海钟的学生,虞仲韦在活动现场回忆了求学往事。他谈到,林海钟教授对学术问题具有极高的敏锐度与独特见解,常能为其开启全新的思考维度。在《观山水》中,林海钟阐述的看似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他在观察山水、研读画论的基础上,又给出了一番新的理解。

1924999361989533700_1280px.jpg

虞仲韦发言

王犁在现场讲述了他心目中的林海钟老师,书中呈现了一个当代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实践所能到达的深度。他指出,在印刷技术与扫描技术的支持下,现代人学习中国画的条件更为优渥,但面对画论与画作时,很多人仍存在理解障碍。《观山水》正是一本能让普通读者读懂传统、读懂黄宾虹等艺术大家,也读懂林海钟教授的导读性著作。

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王犁进一步谈到,《观山水》实际上是一位优秀山水画家对时代、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并以散文笔调予以呈现。作者讲述的不仅是从自然到山水的观照方式,更是借助传统文化滋养心灵的生活方式。

1924999361989533702_1280px.jpg

王犁发言

作者林海钟围绕山水的本质展开讨论。他提出,人们所见的山水多是表象,真正的山水需要超越视觉局限。透过眼睛看到的世界并非真实,只有越过视觉局限,才能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他以李嵩的《西湖图》与自己拍摄的实景西湖为例,指出人眼具有局限性,目之所见并不一定是真山真水,山水画家通过“游走”将景物进行总结,而后将山水的本来面目呈现在画面上。

1924999361989533704_1280px.jpg

林海钟发言

林海钟还提到古人对地形称谓的发明。古代山水图像和文献中对地形的表达丰富多样、清晰明了,这体现出古人感受山水的丰富程度,但这一传统在当下却逐渐式微。他指出山水天然具备“畅神”的功能,不同地形会带给观者不同的感受,这一点在郭熙的“三远法”中得以深刻体现。

活动尾声,林海钟为到场的读者签名留言。本次活动中,三位嘉宾将《观山水》中深刻的学术内核与艺术史、生活中的趣事巧妙串联,不仅向到场的听众普及了山水画的概念和思想,也传授了以艺修身的人生智慧。

1924999361989533706_1280px.jpg

签售现场

(来源:潮新闻


画家简介

以纯粹笔墨行走天涯——林海钟迄今最大个展在京举办,展期至4月8日

林海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号卧霞散人、钱塘后来生、林泉阁主人。

1968年生于浙江杭州

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90年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1991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奖学金”

1993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7-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

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成为首届中国画6博士之一

201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2023年担任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林海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