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刘万鸣 | 素描对中国画的补益

刘万鸣 | 素描对中国画的补益
2025-06-29 15:42: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诸如医道,当国人最初对西医的排斥、怀疑,到采用,证实了中国近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已是医道的新纪元。极高明的中医大师,无一例外承认并采用中西医相合而成硕果。徐悲鸿等艺术大师所采用同样的态度,以中庸之见完成了艺道新纪元。徐悲鸿“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之论点,也普遍被艺林所认同,这也能从他的作品中得以见证。

然而当我们一代、二代、三代在遵循徐氏体系绘画思想践行的同时,中国画尤其人物画在不知不觉产生着式微,进而归结“素描”之害。这种简单的妄自菲薄的判断、推理,既暴露当代某些人文化的不自信,又暴露出他们的盲目、无知的武断。

现代的交通、信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就艺术家而言,对艺术走马观花式的考察蒙蔽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看不懂别人的前提也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人物肖像写真之四纸本17.5×16cm2018年

我和田黎明、赵建成先生在四川博物馆看了几幅徐悲鸿的作品,其严谨的造型体力得益于他的素描。但其笔墨内质的呈现却完全得益于他高超的书法,浑厚苍润的魏碑笔气,大气豪迈,严谨的造型以书法笔意完成。以稳(书法)、准(造型),狠(再书法)尽写物象之理、物象之魂。一变明清萎靡轻浮之风,前无古人,力开新象。所以,中国绘画之式微不在素描造型之累,先在书法式微之过失。书法的式微间接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绘画。另外,画家缺乏综合素质能力的具备,亦是其艺式微的关键所在。徐悲鸿先生曾有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吾辈当思之,不可为区区沽名钓誉者所偏引。

(文/刘万鸣

作品欣赏

人物肖像写真之五纸本17.5×16cm2018年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关键词:刘万鸣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