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皴擦点染写心象——李承志山水画的传统解构与当代诗性

皴擦点染写心象——李承志山水画的传统解构与当代诗性
2025-07-03 16:49:4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当代山水画坛的多元语境中,李承志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文脉的深度叩问与现代视觉经验的创造性转化。他的山水图景既非对古典图式的程式化复刻,亦非对西方绘画语言的生硬嫁接,而是在笔墨的皴擦点染间,让山水成为承载文化记忆与精神哲思的视觉容器。其作品中,层峦叠嶂的宏阔与烟霞迷蒙的幽微兼具,以笔墨为骨、以意境为魂,在宣纸与水墨的对话中,铺陈出属于当代人的山水精神图谱。

笔墨:传统皴法的当代转译与书写性重构

李承志对笔墨语言的探索,深植于对传统画理的系统解构。他笔下的山石肌理,可见董源“披麻皴”的苍润意韵、范宽“雨点皴”的沉厚质感,却又突破了古典程式的桎梏。在对传统皴法的现代转译中,他以干笔淡墨的皴擦强化线条的书写性,又以湿笔破墨的渲染赋予物象以光影层次,使笔墨既保留“骨法用笔”的书法精神,又通过墨色的渐变节奏生发现代视觉的体积感。这种处理让传统笔墨的“筋骨”与现代艺术的“血肉”形成共生——如他对水流的处理,常以留白与淡墨的虚实对比构建空间纵深感,既暗合“计白当黑”的东方美学,又通过光影的隐性暗示突破了古典山水的平面化局限。

尤为可贵的是,他将笔墨的掌控始终锚定于“写意”的本质。枯树的勾勒如草书中的飞白笔法,枝干穿插暗合“屋漏痕”的自然韵律;远山的晕染则化用米家山水的“落茄点”,以更概括的色块语言取代细碎皴法,使笔墨在“似与不似”之间,既延续了文人画的笔墨趣味,又契合现代艺术对形式语言的简化需求。这种书写性的重构,让笔墨不再是技法的堆砌,而成为心性流淌的轨迹。

构图:时空叙事的多维解构与精神场域建构

1234...全文 12 下一页
关键词:李承志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