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冀少峰丨白露洋融合无尽想象与对“无用细节”极致刻画的智慧,重塑出面向未来的新的现代性

冀少峰丨白露洋融合无尽想象与对“无用细节”极致刻画的智慧,重塑出面向未来的新的现代性
2025-07-12 15:06:2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历史与未来的夹缝中,在宏大叙事与一粒尘埃的罅隙里,白露洋的画笔像一把精准的时空手术刀,切开现实的表皮,露出内里流淌的诗意与荒诞。

他的视觉世界拒绝被简单定义——既非怀旧的咏叹调,也非未来的预言书,而是以水色为媒介,将“无用的细节”淬炼成黄金的实验室。

图片

由湖北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水彩画艺术家白露洋同名展览“白露洋”于2025年7月9日至8月15日在湖北美术馆负一楼特展厅展出。本次展览是湖北美术馆“学院空间”系列展之一,由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担任策展人,将系统梳理并集中展出艺术家白露洋的重要代表作及最新创作近40件/组。

白露洋,出生于湖北武汉,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水彩画艺术委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水彩画创作研究。作品连续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多次获全国水彩粉画展、湖北省美术作品展奖项。

白露洋的视觉表达透过艺术将自我和这个世界建立起有效的关联,其创作为水彩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开辟出了一种认识空间和想象空间。白露洋的作品融合无尽想象与对“无用细节”极致刻画的智慧,最终指向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崭新的现代性重塑。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白露洋艺术表达的一次重要呈现,更是湖北美术馆持续推动本土艺术生态发展、探索水彩艺术当代转型的重要学术项目。期待邀请观众一同走进白露洋的视觉世界,感受其如何以视觉图像创作,承载历史的回响、现实的观照与未来的畅想,驶向艺术表达的新境。

展览于2025年7月11日在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举行开幕仪式,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专家等外地嘉宾及相关高校、机构相关负责人、艺术家、媒体代表出席开幕式。


前言

阅读白露洋的视觉图像世界,阅读者时时会被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所吸引。那些“无用的细节”又时时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引导着阅读者走进白露洋的艺术世界。白露洋透过艺术将自我和这个世界建立有效的关联,从而为水彩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开辟出一种认识空间和想象空间。

白露洋的视觉表达路径和视觉叙事逻辑来自三个方面。

一、他以一种介入历史与现实的姿态,一方面将文化视角伸向历史记忆的深处。虽然白露洋极尽细致地描绘出多种重型器械,阳光和斑驳的厂房,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但透过穿透空旷的厂房的那缕阳光,却又为废墟点燃着走向未来的希望。随心所欲的线,碎片化的光斑、色块,不经意间诉说着社会转型之痛及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所带来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变化。

二、另一方面,白露洋的视觉表达和激变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关联。白露洋以一种形神不散但心却放旷辽远的散淡,书写着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城市、自我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和事。以“自我之散淡”去穿透社会历史文化现实的困境与迷茫。倾注其间的是关于美学叙事的范式转换和弥漫其间的隐喻象征,这构成白露洋艺术新质形式的诗学特征。

三、他以一种非叙事、非虚构的视觉讲述,去应对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白露洋近期的视觉探索充斥着诸多科幻、想象的筑梦空间。当传统文化密码遭遇外来星球文化,当传统文明与当代文明不期而然相遇时,阅读者深思科幻现实主义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从而站在面向未来的视角,从全球范围再看中国艺术,再看中国宏观社会变革等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得以从微观层面,静观社会精神风貌的变迁。

白露洋用他所精擅的那些“无用的细节”终究摆脱叙事,摆脱平庸,直至取得一种超越可视性的惊奇。白露洋立足生存实境、社会现实,以非叙事、非虚构的视觉讲述,将自我内敛的才情,奔放的激情及对艺术的一往情深,透过随心随性的涂抹和冒险,求新求奇求变中的不懈努力,并融合着自我无尽的想象和对“无用的细节”极尽描述之智慧,重塑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的现代性。

(文/冀少峰,湖北美术馆馆长,2025年7月)


无用的细节

阅读白露洋的视觉图像世界,阅读者时时会被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所吸引。那些“无用的细节”又时时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引导着阅读者走进白露洋的艺术世界。阅读者一旦走进了白露洋的艺术世界,其实也就走进了白露洋的内心世界。弥漫其视觉图像间的是白露洋永不消褪的追问的激情。而在孤寂中的坚守与探求,亦构成了白露洋艺术的实践路径和视觉叙事基调。透过这些“无用的细节”,白露洋隐秘地讲述着令阅读者不安的紧张感,不详之兆的预感及中年危机和整个社会所普遍弥漫着的焦虑的生存体验。他隐秘地讲述着现代社会人的心灵的危机——“生而平凡却不甘平庸,充满爱欲却屡屡失望。”现实的荒诞和碎片化,改变着每一个置身其间的人。白露洋透过艺术将自我和这个世界建立起有效的关联,从而为水彩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路径开辟出了一种认识空间和想象空间。

图片

▲《大江大河1》

纸本水彩

110cm×150cm

2019年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京作品、第十三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银奖作品)

来自三个方面的视觉叙事,清晰地表露出了白露洋的视觉表达路径和视觉叙事逻辑。他以一种介入历史与现实的姿态,一方面将文化视角伸向历史记忆的深处。阅读者可以看到航拍视角下旧工业的辉煌与记忆。《钢城印象》(2022、2020)《大江大河》(2019)中,在宏伟中透露着寂寥、荒芜与荒废,高耸的烟囱,巨型的厂房,空无一人的工地车间,毫无生命的活力与生机。有的只是工业废墟所带来的愁绪与惆怅。虽然白露洋极尽细致地描绘出多种重型器械,阳光和斑驳的厂房,往昔的激情燃烧岁月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但透过穿透空旷的厂房的那缕阳光,却又为废墟点燃着走向未来的希望。随心所欲的线,碎片化的光斑、色块,不经意间诉说着社会转型之痛及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所带来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变化。

图片

▲《隐秘的角落之一》

纸本水彩

75cm×75cm

2021年

一、另一方面,白露洋的视觉表达又能和激变的社会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在日常与平常的经验中诉说着自我内敛的才情。深藏其间的是诸多隐藏在“无用的细节”中的那种寂静中的紧张感,寻常中的极不寻常感,冷酷中的浪漫与虚幻,孤寂、孤独与茫然及不确定中的期许与期待。2018年的《游戏场》系列,白露洋的视觉表达发生了明显转向。题材意义编码已悄然从图像世界中退出,代之而来的是简洁、纯粹但绝不简单的、经得起细读与细品的诸多“无用的细节”。比如《三人行》(2018年),斑驳的墙壁,孤零零的小便器,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无尽的愁绪扑面而来。油然而生一种对艺术史上大名鼎鼎、声名远播《小便器》的一种遥远的敬畏,这又勾起的是对火热年代的浪漫回忆。《隐秘的角落》系列(2021年)和《在场》系列,再一次彰显着白露洋一次次试图摆脱叙事的困扰,以更加纯粹、简洁、生动的视觉讲述,透过窗的光影、光斑、红色气球、游泳圈、小男孩,不知不觉中就把这些“无用的细节”和白露洋的日常经验、视觉图像表达交织缠绕在一起,融合再造出了梦境、现实、幻想粘合在一起的浪漫想象的诗性空间。深含其间的是白露洋对艺术人生的孤寂的探索与永恒的追问激情。当然,对自我造梦空间的期许,及充斥其间的想象,甚或说幻想、梦想,得以让审美判断与历史判断及社会现实相统一。由此,亦不难发现其审美传承和视觉转向的内在张力。视觉转向之后的白露洋的视觉表达日渐从书写宏伟壮美的时代视角转向了灵魂审视的日常经验。在其艺术探索与艺术生命的流转中,个人精神的成长史和其心灵刻度也印记着这么一个事实:即他不间断力图在用艺术去重构亦或还原一个真实的现实。他以一种形神不散但心却放旷辽远的散淡,书写着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城市、自我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和事。透过其激情的视觉书写,阅读者亦感知体会到他那思考的深刻与才情的奔放流动。这是一种以“自我之散淡”去穿透社会历史文化现实的困境与迷茫。而浓郁的水彩氛围,视觉图景中令阅读者印象深刻的那种平静中的紧张感,的确昭示出白露洋那种始终沉潜于“无用的细节”及对细节的智慧掌控,还有对艺术结构细部细节修辞的描述。倾注其间的是关于美学叙事的范式转换和弥漫其间的隐喻象征,这又构成白露洋艺术新质形式的诗学特征。

图片

▲《序幕2》

纸本水彩

120cm×220cm

2022年

二、他以一种非叙事、非虚构的视觉讲述,去应对AI、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白露洋近期的视觉探索充斥着诸多科幻、想象的筑梦空间。很显然,科幻、人工智能助推着白露洋的激情。他没有以激进的锋芒挑战人工智能,但他以非叙事、非虚构的科幻现实主义的态度去讲述自我在激变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真实处境和真诚思考。突如其来的星球、莫名的漂浮不定的碎色块儿,不经意的线、偶然性、随机性的涂抹滴洒,传统文化表征的敦煌典型图像特征与星球星系的错离并置,若即若离。当传统文化密码遭遇外来星球文化,当传统文明与当代文明不期而然相遇时,面对未来的不可知,不确定的困惑茫然等待,这既是白露洋自我的生存困惑困境,亦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科技的进步和挑战所带来的真实的生存困惑困境。漂浮的色块,网状的线格,交叉的线,水晶吊灯,天花板……不经意、偶然、冒险、兴奋与刺激,永远都是空无一人的“在场”印迹,在场与不在场,真实与非真实。非虚构的场景,亦弥漫着强烈的科幻未来意识,从而也赋予了近期视觉艺术表达有着浓浓的问题意识。艺术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惑谜题:人工智能、AI对艺术的冲击,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科幻谜题、科幻大潮,由此让阅读者深思科幻现实主义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从而站在面向未来的视角,从全球范围再看中国艺术,再看中国宏观社会变革等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得以从微观层面,静观社会精神风貌的变迁。

图片

▲《梦舟》

综合材料

200cm×220cm

2024年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京作品)

白露洋用他所精擅的那些“无用的细节”终究是摆脱了叙事,摆脱了平庸,直至取得了一种超越可视性的惊奇。这不由得令阅读者想起了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言“现代人在客观处境中,不明智地做着极度主观性的美梦,结果只能落得一种同现实处境格格不入的天真甚至是不幸。”而蒙田的论述也再一次促使阅读者、创作主体从梦想中醒悟“使我的生活适应其自然条件。最美丽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为楷模,有条有理,不求奇迹,不思荒诞。”

图片

▲《场域》

纸本水彩

125cm×250cm

2025年

由此阅读者亦可洞悉到白露洋的浪漫幻想与筑梦人生,在彼此的互文性中构成了

白露洋在近一阶段对当代艺术与社会人生的多重诠释。而白露洋主观性讲述及不确定指向,也给了阅读者能够结合自身的人生经验,从而避免了从单一角度限定解读其视觉文本的意义,因而阅读者不只是看到了白露洋的艺术,而是透过白露洋的艺术,听到了更多他者的声音和艺术未来的召唤。

图片

▲《悬置二》

布面丙烯

180cm×220cm

2025年

白露洋在历史、现实与未来间,在宏伟叙事与日常经验间,在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间,在真实与非真实间,非叙事、非虚构与科幻现实主义间,白露洋的视觉文本在时代语境与视觉叙事、视觉修辞、细节描述与审美意识之间,难能可贵的是,他又能够立足生存实境、社会现实,并以非叙事、非虚构的视觉讲述,将自我内敛的才情,奔放的激情及对艺术的一往情深,透过随心随性的涂抹和冒险,求新求奇求变中的不懈努力,并融合着自我无尽的想象和对“无用的细节”极尽描述之智慧,重塑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的现代性。

(文/冀少峰,湖北美术馆馆长,2025年6月19日午13:40,于东湖路三官殿1号

图片

▲《山外山之五》

纸本水彩

75cm×105cm

2023年

图片

▲《场域四》

纸本水彩

125cm×250cm

2025年

图片

▲《悬置三》

布面丙烯

220cm×180cm

2025年

.png

展览信息

图片

展览名称

白露洋

展览时间

2025年7月9日——8月15日

展览地点

湖北美术馆负一楼他展厅

开幕时间

2025年7月11日下午3:00

开幕地点

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主办单位

湖北美术馆

湖北美术学院

策展人

冀少峰

展览统筹

刘力英、胡莺

执行策展

程然、周琦

展览设计

乔杰、周琦、田野

公共普及

雷雅婷、赵晓娇

媒体宣传

雷雅婷、周琦、赵晓娇

展览展务

程然、张骞

展览会务

黄利、李敏

展览收藏

马文婷、张丽、章后仪

(来源:凤凰艺术)

艺术家简介

图片

白露洋

出生于湖北武汉,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水彩画艺术委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水彩画创作研究。作品连续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多次获全国水彩粉画展、湖北省美术作品展奖项。其中作品《那一刻!》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大江大河1》获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向上的力量》、《梦舟》获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湖北省重点题材创作扶持项目等。

作品收藏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机构。出版专著《水彩味:水彩风景创作技法精解》等。

(责任编辑:徐智勇)
关键词:冀少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