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山东报道7月12日午后,济南京行艺术馆内墨香与光影交织,“诗意地栖居——梁文博中国画作品巡展(济南站)”在此启幕,数十幅凝聚着艺术家生命哲思的水墨精品,与泉城的千年文脉共振,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诠释了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哲学命题。作为当代中国画坛深耕数十载的艺术家,梁文博教授始终以笔墨为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打捞生活中的诗意微光,而此次巡展,正是他对“如何在日常中安顿精神”这一命题的集中回应。
梁文博教授的新作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张力。早年以工笔人物见长的他,近年来完成了从“尽精微”到“致广大”的蜕变。走进展厅,最先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沉静的张力。不同于当下艺术圈常见的喧嚣与炫技,梁文博的作品始终带着一种“向内看”的从容。他的笔墨语言,既有中国画的传统根脉,又透着对当代生活的敏锐感知——中锋用笔的沉稳与侧锋皴擦的灵动交织,墨色在干湿浓淡间流转,不刻意追求具象的复刻,却总能从寻常物象中提炼出温润的精神质地。这种“写意”并非简单的技法呈现,而是一种生命态度的外化:他画山川,不执着于峰峦的险峻,而重云雾流转间的呼吸感;他写草木,不纠缠于花叶的工细,而贵枯荣交替中的生机;他绘人间,不沉迷于场景的繁复,而捕捉日常瞬间里的温情。这种对“意”的坚守,让他的作品跳脱了地域与时代的局限,成为跨越年龄与阅历的精神媒介。
展厅内,梁教授的作品静静陈列,笔墨间流淌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与才情,无声诉说着他在专业领域的深耕与探索。而主办方精心布置的传统文化体验区更添古韵:几案上,插花作品疏密有致,取自然之趣,融人文之思,以草木枯荣喻示艺术生命力;香道展示区里,香篆袅袅,香气清醇,让人在一呼一吸间感受东方美学的沉静之韵。不远处,宋代茶果子的展台精致雅致,各色点心形制古朴,配色清雅,还原了宋人“点茶佐果”的生活雅趣,与袅袅茶香相映成趣,勾起观者对传统生活美学的向往。席间,古琴演奏者轻拨琴弦,一曲《流水》悠扬婉转,琴声时而清越如泉,时而浑厚如岳,将现场氛围引入“天人合一”的悠远意境,与梁教授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相互呼应。
展览开幕当日,恰逢梁文博教授69岁生日。这个数字暗合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七九六十三,人生已过半”的生命隐喻,而数十幅参展作品恰似艺术家对生命历程的视觉批注。主办方精心策划了简短而真挚的庆祝仪式。当生日歌伴着掌声响起,承载着祝福的蛋糕缓缓推出,全场嘉宾共同向这位在学术与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长者致以敬意与祝福,梁教授脸上洋溢着欣慰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