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帖《平复帖》被视为中国传世最早的名家墨迹,素有“墨皇”和“法帖之祖”之誉,也是书法史上最神秘莫测的书帖。此帖是西晋文豪陆机写给他的好友“彦先”的书信,这是历来学界的共识。
自元代以后,围绕《平复帖》一直存在三大未解的谜团:(一)《平复帖》的收信人“彦先”是陆机的哪位朋友;(二)全帖八十多个字,至今未被完全破译;(三)此帖的书法字体似行草非行草、似章草非章草,其书体应如何归属。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谦近日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复帖>研究》一书,一方面推翻学术界有关《平复帖》的一些共识,一方面对围绕《平复帖》的三大谜团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
王谦的许多观点具有颠覆性色彩,他经过研究发现,此前对《平复帖》的认识中,不仅尚笼罩“谜”雾的问题需要花力气解决,即便学者们认为确定无疑的共识也存在严重问题,其中包括此帖由西晋陆机所书的观点就经不起认真的追问。
再以对“彦先”的研究为例,历来学者认为“彦先”是《平复帖》的收信人,对其身份至少存在三种推测:“彦先”姓贺名循字彦先;“彦先”姓顾名荣字彦先;“彦先”是陆机在华亭的一位同乡。《<平复帖>研究》在推翻《平复帖》作者“陆机说”的同时,也否定了“彦先”的收信人身份。
《<平复帖>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如封面文字所示:“帖文释读及书手、书体全面新探”。全书包括六个方面的创新研究:
(一)创立“碑帖疑难字形释读基本原则”。有关古代碑帖中因残缺损泐而难释之字的释读,当代学者往往望字生义,发生许多错误的释读。《平复帖》因其残缺字多、字体独特,尤其难以释读,历来学者提出多种释读方案,争讼不已。此书提出“碑帖疑难字形释读基本原则”,以期形成书学界共识,并指导包括《平复帖》在内的古代碑帖释读工作。
(二)重新释读《平复帖》,提出新释字14个。有关《平复帖》的全文释读,各家所作释读方案相互牴牾颇多,且各家取用标准不一。此书将《平复帖》原帖与启功等学者的释读方案逐字对照分析正误,并深入辨析字形,重新考量,提出新释字14个。
(三)否定流行千年之久的《平复帖》作者“陆机说”。有关《平复帖》的作者,学界向来以“陆机说”为主流观点,所依据的证据链皆指称此帖最早著录于“宋四家”米芾所著的《书史》一书。但这一证据链存在明显漏洞,依照“如果前提为伪,则结论亦伪”的逻辑要求,《平复帖》作者“陆机说”的可靠性经不起严肃的考证。
(四)提出《平复帖》作者“彦先说”。有关《平复帖》帖首的“彦先”此人,历来学者多将其视作收信人名,但这种认识与世情、文理相悖,所以不能将“彦先”视为收信人。此书由古人尺牍书仪和世理人情入手,提出《平复帖》作者“彦先说”。
(五)重新审视《平复帖》的书法字体。本书提出《平复帖》所用的书体,为在今草成熟、盛行时期的书法家所写的章草,虽然意在“返古求雅”,但因字法不能娴熟,从而产生此帖所示的生拙面貌。
(六)分析《平复帖》独特草法之成因,重审其章草资料价值。《平复帖》的书法风格为当代章草书家所乐于取法,但帖中多数字的草法属于孤例,加上释读尚未确定,从而引起当代书法创作中章草草法的混淆。此书首次对此帖的特殊结体特点作出具体的解析。
王谦对《平复帖》的研究始于二十年之前,2019年方动笔写作并完成初稿,又经多次修改后杀青。因此,这部新书堪称为“二十年磨一剑”。
此书是作者自2022年以来出版的第五部专著。《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和《沈曾植碑帖题跋札记辑释译论》分别于2022年、2024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书法理论界产生影响,前者获得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优秀文艺评论奖,并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作者简介
王谦,艺术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书协会员,山东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入选中国书法“兰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