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不难,能与人合作难;与人合作不难,能成其一生朋友难;成其一生朋友不难,能得到业内人士通识,皆交口称赞,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当年有管鲍相交、季札挂剑、廉颇负荆、荆轲水寒。更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贞观容若,宁古施援——俱是千金成一诺,千古留美谈。然当今美术界能若是者,如寥落晨星,如凤毛麟角,诸贤君子企屐翘首顾望者久矣。
画界所幸岳海波、李兆虬有兄弟之谊、金兰之好、雁行之盟、棣华之常,遂使我侪闻韶能知味,熏风能知德,击节再清赏,心期惠不孤。
余傍聂绀弩先生诡谲之诗,押“台”、“来”、“柴”、“才”、“埃”之韵,一逞驽骞之笔,运思绮语;敢洒潘江陆海,接足鼓吹——
兆虬为弟岳兄台,
撸起袖子干起来。
管仲有福能侍母,
叔牙无怨少分柴。
断金笔透二人力,
合浦珠还一世才。
称霸齐公擘画处,
几回烟雨几尘埃。
金兰携手跻春台,
画室天天归去来。
笔墨有情吝用水,
鬼神无法皴为柴。
有疑难处敞心议,
不满意时练胆才。
图毕通幅墙上挂,
顾相一笑掩涓埃。
(文/韦辛夷,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书画学会副会长)
说来话长——从《沂蒙红嫂》说开去
说来,我在画坛也算是“行走多年”,称得上是“老江湖”,也是年过半百、日过晌了。一辈子画的画有个成千上万张了吧(如果包括连环画的话)。但是,当听说我和兆虬画的《沂蒙红嫂》草图,入选山东重大历史题材工程时,依然按捺不住心中的窃喜(当然表面还是很平静的)。
创作过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