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广滋敷锦绣,民韵蕴华章——著名画家贾广健、王辅民走进文化视界

广滋敷锦绣,民韵蕴华章——著名画家贾广健、王辅民走进文化视界
2025-07-16 18:03:5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华网山东报道今日上午,刚刚于昨日下午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双个展的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天津美院原院长贾广健和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兰州画院原院长王辅民以及天津美院教授、中国书画报社社长路洪明,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魏百勇,山东省美协主席团委员、山东画院专职画家李恩成一起走进文化视界,接受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频道的专访。

DSC06160.jpg

开幕式甫毕,得幸与两位画坛名家围坐品茗,谈艺论道间尽展笔墨与时代对话的深邃思考,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频道总编辑梁洪文设席煮茶、接待宾朋,转瞬时茶香袅袅、壶沸声声,青瓷杯中茗色似蜜黄流霞,清冽甘滑,咂之唇齿留芳,余韵悠长。

DSC06182.jpg

茶后,梁洪文总编辑遂引贾广健、王辅民等宾客漫步于中华艺术空间与两网编辑室。此处既是文化视界原创佳品孕育之地,亦是诸家墨宝荟萃之府。工作人员向诸位展示两网书画频道所藏贾广健、王辅民书画文稿及相关视频,众人凝神观览。其间,王辅民院长感叹道今时新媒体发展之速如星火燎原,令人叹服,复赞文化视界“消息灵通,见闻广博”。言毕,众皆颔首称是。

DSC06207.jpg

文化视界中艺韵最盛之处,莫过于云间画室了。若逐幅细品,纵至日暮钟鸣亦难尽览其精妙,不若展纸研墨,静赏二位画家现场挥毫,亲见水墨艺术本真的创作样貌。贾广健擅写意花鸟,王辅民长写意人物,二人一左一右,画室之内,宣纸铺展如素笺。谈笑风生间,两位画家已然落墨于纸上。

贾广健凝视纸面片刻,携笔在纸上轻盈游走,很快,出淤泥之莲藕便在他的笔下显形,那圆润的形状和细腻的纹理,被他用娴熟的笔法表现得栩栩如生。贾院长作画时忽然说道:“历来画荷多绘嫣红之色,今日倒想试试白荷花。”言罢以淡墨勾勒荷花之瓣,线条柔和婉转中藏着几分劲挺,似有暗香浮动。接着,他又画出几片荷叶,浓淡相宜,墨色淋漓,仿佛能看到微风拂过时荷叶轻轻摇曳的姿态。题笔落款后,荷韵满纸流动。浓墨皴擦荷叶,行笔勾筋,以石绿点染嫩叶;新荷粉瓣微绽,尖梢轻染胭脂,怯怯然若避雨之姿。水面以花青泼染,恍若晴波映日,碧波荡漾。荷茎以劲线穿引,曲直相济,暗合风致——风掠时,叶颤花摇,真是"墨池泻出绿叶笺,十里荷香沁画禅"。

微信图片_20250716173106.jpg

贾广健《开新花》100cmX55cm 2025年7月

王辅民拿起毛笔在砚台中饱蘸浓墨,构思起甘南的景象,手腕轻转,寥寥几笔——一只静卧在牧童身边的獒犬跃然纸上,画面中的人物也渐渐清晰起来。前景黑犬伏地,泼墨为躯,焦笔点啄耳鼻,憨态可掬,慵懒的姿态给画面增添了几分闲适,恰似陇原风里卧听牧歌;画中女人蓝衫裹身,红饰环颈,黄巾围颔,色墨碰撞间,显民间风情之艳;侧畔小儿依偎,彩衣覆体,眉眼简括却藏笑意,仿佛正与犬嬉。王辅民的笔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寥寥数笔,便将甘南牧童的小趣展现得淋漓尽致。画毕,题字、落款一气呵成。笔墨泼辣率真,又蕴天真逸趣,恰应了"陇上童真寄墨痕,犬随牧笛趣横生”的野逸风姿。

王辅民《甘南牧童小趣》100cmX55cm 2025年7月

荷风墨韵寄初心——贾广健谈艺

从工笔到写意的风格嬗变,从荷塘秋韵到雪漫枯荷的意境营造,贾广健将数十年的艺术探索娓娓道来,话语皆是对传统的敬畏与对创新的执着。论及于此,贾广健认为:“离开传统的创新是无源之水。”他的工笔画承继传统技法,却以全景式构图突破折枝小品的局限,大幅作品中藏无数精妙局部,观者视线流转间如赏长卷。

“时代气象要在笔墨中自然流露。”他举例在西双版纳写生时,用鲜活色彩表现雨林生机;在广西写生时,以雄浑笔触勾勒建设图景。“不必刻意喊口号,画中草木、山石自会诉说时代。”

10.jpg

贾广健《红渠映日》 144x144cm 2024年

杏坛耕耘几十载,身为高校教师,贾广健始终强调专业教学中基础的重要性:“本科阶段的笔墨锤炼,是艺术生涯的基石。”他不排斥科技进步,却坚信“无论AI如何发展,艺术家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永不过时”。在他看来,让学生在自然中发现感动,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讲好故事,这才是学习中国画的真谛。

DSC06296.jpg

笔墨写情韵社火绽新辉——王辅民谈艺

王辅民一身素衣,笑意温然,谈及自己的创作,他开门见山:“我的画,想给大家呈现的是一种欢快愉悦的文化形态。”他将自身作品内核总结为“欢愉性的文化释放”,“这欢愉里藏着深意,就像社火里的关羽,一亮相便自带正义凛然的气场,诸葛亮一登场就透着智慧光芒,这些角色传递的不只是情绪,更是沉甸甸的文化记忆。”

19.jpg

王辅民《角色·现实·境遇组画》 136×204cm 2024年

他坦言早年曾深耕写实技法,那些扎实的线条训练,恰如为高楼筑基。“但写实只是起点,”他话锋一转,“传统写意更能抒发心意。就像社火里的舞者,看的都是那份鲜活的精气神。”这番话,让人不禁想起他笔下那些夸张变形的人物——脸谱似笑非笑,肢体如舞如蹈,却偏能让人读懂黄土高原的豪迈与赤诚。

谈及中国画的现代性,王辅民神色凝重了几分:“全球文化交融的今天,当下的画家得像棵老槐树,根扎在中国土里,枝却要向着天光生长。”他认为,艺术既要能让世界看懂,更要守住民族的魂,“笔墨就是我们的根。西方人或许只看到墨色浓淡,我们却能从中读出精神的起伏——那是与先贤对话的密码,丢不得。”

日中时分,画室里墨香流转。两幅新作静静陈列,一幅荷影清绝,似有暗香浮动;一幅民俗盎然,满是民间表现主义的灵动。贾广健与王辅民今日之即兴之作,恰是艺术创作中“偶然得之”的妙境——在对传统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中,笔墨自然流淌,新意悄然绽放。这或许就是艺术最动人的模样,在传承与创新的交织中,两位艺术家正不断书写着新的艺术华章。

走向无边的大地——著名艺术家王刚走进文化视界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尹子怡

摄像/张悦 摄影/徐智勇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贾广健,王辅民,文化视界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