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一幅画的诞生 | 余宏达新作《七印孤山》亮相“湖山胜处——浙江画院四十年成果汇报展(江苏)”

一幅画的诞生 | 余宏达新作《七印孤山》亮相“湖山胜处——浙江画院四十年成果汇报展(江苏)”
2025-07-22 14:57:1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7月10日,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画院、江苏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湖山胜处——浙江画院四十年成果汇报展(江苏)”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展览现场,浙江画院副院长兼研创部主任,一级美术师余宏达的最新力作《七印孤山》首次亮相,深受一众艺术家好评。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创作巧思?西泠印社的七位社长如何在他笔下生出独特韵味?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作的诞生故事。

神思游达

余宏达坦言,创作《七印孤山》的初衷,最初源于对今年11月中国美术馆个展的展陈考量。“若想阶段性、全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需要一些有力度的写意作品撑场。”

在题材选择上,他既希望体现杭州的地域代表性,又追求能承载全国乃至世界性的人物题材,西泠印社七位社长的形象由此进入视野——“这一题材既有世界性影响力,又能融入江南特有的水墨韵味。”因此,他罕见地以水墨写意手法,创作了这幅大尺寸集体肖像画。

中国美术学院硕、博研究生导师尉晓榕为其展览题字“善守必攻”,暗合传承与发展的深意,这也与余宏达的创作理念相契。作为人物画家,余宏达早年攻读研究生时便专注写意方向,多年来始终为写意人物画创作蓄力。“浙派写意风格在全国独树一帜,这次我也想更大胆地发挥水墨写意的特质。”在他看来,艺术家理应孜孜以求、不断突破自我,“艺术贵在创新,这才是创作者的本分。”

谈及创作过程,他透露曾有两版构思:第一版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画面构成偏向稳健;第二版则更显大胆,不仅计划增加色彩运用,还试图打破空间限制,做全新的视觉尝试。

对比工笔与写意的创作逻辑,余宏达有着深刻体会:“工笔像是用98%的力气先打磨出极致完美的基底,剩下2%的调整空间很小;写意虽有前期设计,却可能用2%的时间完成98%的主体呈现,后续再慢慢打磨调整。”能在两种创作状态中自如切换,让年近五十的他倍感幸运,“这个年纪还能有一次突破,是很幸福的事。”

他也寄语浙江画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视野会随阅历而开阔,‘走出去’对我们而言真的非常重要。”

《七印孤山》作品欣赏

请横屏欣赏

《七印孤山》216x620cm纸本水墨2025年

空白图.png

《七印孤山》局部

空白图.png

《七印孤山》局部

空白图.png

《七印孤山》局部

空白图.png

《七印孤山》局部

空白图.png

《七印孤山》局部

空白图.png

《七印孤山》局部

空白图.png

《七印孤山》局部

余宏达作品欣赏

《黄金纽带》170x200cm纸本水墨2025年

空白图.png

《白龙山人一一王一亭》160x96cm纸本水墨2025年

空白图.png

《蒋兆和先生像》196x98cm纸本水墨2025年

空白图.png

《徐志摩像》196x105cm纸本水墨2025年

空白图.png

《五宗法脉一一虚云大师》136x34cm纸本水墨2025年

空白图.png

《花开莲成一一印光大师》136x34cm纸本水墨2024年

空白图.png

《永乐》136x68cm纸本水墨2024年

空白图.png

《流光溢彩婺剧名伶》220X100cm纸本水墨2024年

空白图.png

《流光溢彩婺剧名伶》局部

(来源:艺术前沿Head of Art公众号)

画家简介

余宏达谈当今人物画丨工笔画的终极欣赏方式就是“以形写神”

余宏达,号抱墨,又名虹達,大家顾生岳先生入室弟子,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无党派人士。

浙江画院副院长兼创研部主任、青年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一级美术师)、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非遗书画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学院硕导,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玉皇山学者,宁波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文艺名家培养计划第二期,浙江知美画院工笔画艺委会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浙江省美协理事,浙江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高级职称评委,浙江省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至臻课导师,中国佛教艺术交流基地佛画导师。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余宏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