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随笔笃行探艺境,澄怀观道绘山河——众名家评说罗公染的水墨艺术之境

随笔笃行探艺境,澄怀观道绘山河——众名家评说罗公染的水墨艺术之境
2025-07-25 17:23:0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高山仰止180cm×97cm纸本水墨2025年

众名家评说罗公染

罗公染的随笔水墨,从中可见他的学养、性情和在笔墨语言上的建树,令人得会心之晤,入澄明之境。

面对中国画深厚的学殖传统和现当代的多元发展,罗公染能够在汲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向自己的内心走去,以心格物,以诚问学,从而进入通达艺理、放笔抒怀的境界。

在以水墨山水为主的探艺过程中,罗公染努力遵循古训古法,坚持走向生活、投身自然,在大自然山水中观察感受,重在体验,积累丘壑素材。烟云气象、林泉生机是他的钟情所在,以此体悟自然山水的生命情状,将其转化为与自己心态性情内在契合的笔墨形象。罗公染的作品篇幅不论宏大微小,力求拢天地于绢素,纳广大于微毫,画出了自然山水韵脉绵延、氤氲化醇的气象,有一种一尘不染、超脱凡俗的明净意境。

自然乐章69cm×34cm纸本水墨2023年

另一方面,罗公染长期注重笔墨修炼,追求的是笔墨格调,在勾勒与渲染、变化与单纯、用墨与用彩等笔墨语言上很好地把握了“度”的比例和“质”的内蕴,以丰富的笔墨形式构筑起画面的视觉意涵,让笔墨语言在造型立象之时形成自己的生发与生成,在“写景”的同时体现出“写心”的精神追求。

以笔墨的温润含蓄画出山水的华滋明沏,是罗公染艺术面貌的突出特征。他把自己的创作称为“随笔”,可见他对中国画的深厚传统心存敬畏,对水墨写意的学术特征自有体悟。在罗公染那里,“随笔”的前提是随心、随性、随意,是心手无碍、情意相融的艺术状态,于此能在“随笔”的过程中得到不经意的笔线形态和墨色效果,尤其是在疏密形成对比的结构中展现出山水的韵律,使得山水清音成为他的向往,也将我们带入这种境界。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心向系列之一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随心随笔在随意,此为罗公染先生水墨之境界。罗公染钟情于水墨画,于写生创作过程中,皆以意出发,将自然万象之势之态化为形式意象。此中含情,于挥写间对语画坛前贤,法由心生,自得妙趣也!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原馆长

心向系列之二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罗公染的山水画与传统的山水绘画、与当下比较时兴的山水画有着显著不同。首先他是以“书法”进入山水画创作的。他在非常自由的心态和创作情绪下,笔法奔放,随笔随心,放胆写意。因此他对笔墨自如的驾驭,跨越了写实的、具象的山水画具有意象的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山水画风格。在运笔上他用了“行草”和“大草”的这样一种结构的变化,很多作品画面一气呵成,使画面的形式和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就是他的用“色”也很到位。罗公染的作品,显示出他是一个艺术感觉非常灵敏,而且绘画艺术感觉很好的一个山水画家。

——冯远,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高山仰止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罗公染是我的老朋友。

罗公染功底很扎实,他早年从传统的线描,勾皴点染这个程序走了多年,积淀了很长时间。在以前我的印象里,他画得很规矩、很扎实。虽然也面对山水、面对自然,但总的来说是在技法层面他考虑得比较多,因此打下了非常扎实的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基础。

通过中国美术馆“笃行——罗公染随笔水墨”展览,我看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他在行笔运墨上更加和谐默契,笔墨更加开放自如,画面自然水墨淋漓。尤其他敢于用重墨,我觉得他是放开胆子了,正可谓是实践出真知。他这一步走得虽然比较大,但也是比较平稳的,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有胆有识他是有基础的,我认为,他是到了这个突破的节点上了。

——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

庐山写生系列之一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中国画走到今天,尤其是山水画走到今天,当如何前行?这是所有山水画家无法回避的问题。

第一,好像现在“山水”离我们的自然生命越来越远了,那么怎么通过画笔把“我”之感受传递出来?其二,在传递的过程中,如何坚守中国传统中特有的笔墨精髓,那些固有的、曾经已经被我们认可的能量有没有放弃?当然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艺术家本人的感受、艺术家独特的创造,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的风格能否被观者感知到甚至为之感动呢?

今天,具体到罗公染先生的随笔水墨作品我很有体会。首先,我们看到他的山水画的整个系统,一定是在中国千年以来的大的山水体系中发展而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更宏阔的艺术家主观的态度和社会历史发展逻辑之间的一种责任的、状态的“山水”生成。今天我在罗公染的作品中看到了这一脉在21世纪仍然有能量在输出。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他通过对于纸张、对于笔墨的一些自我的遴选,其实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些宏阔之外的细节。尤其是他对大山大水“泼洒”的这样的性情彰显之后的细微把控。与罗公染交流的时候,他曾讲到创作时希望画面中有音乐的灵性,而站在他的作品面前,就看到了他的这个画面的音乐性。但更重要的是,他能沉下心来,在画面中仍让人感受到一份安静。

——吴洪亮,北京画院院长

庐山写生系列之二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罗公染近年一直在深耕研究中国大写意绘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画尤其是大写意文人画占据了重要地位,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李苦禅等很多的大师巨匠都是走的这条路,这条路非常艰难,因为大写意绘画要有很深厚博学的修养、扎实的文学素养,要有对人生之深刻的理解、了解,人生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阅历。罗公染这些年一直在积累,在挑战,在传承赓续中国写意绘画最难的表现手法。

罗公染的作品叫人耳目一新。画面多以书入画,有胆魄、有想法、有追求。文人画大写意对书法的要求非常高,书法是大写意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所以看得出罗公染对书法的探索研究和诠释是很深入的。在他的画作中能够看到线条的力度、变化、趣味、魅力,对于中国画当下的现状这些特别重要。另外,看得出来他作品的格调、境界,追求了一种苍劲的“力量”,通过画面这种线条的粗壮有力,彰显了其笔墨的坚定和自信,加上富有综合性的变化,能够感觉到他要表达的和追求的艺术境界。一些作品在墨色方面直接运用了大片的“墨团”,形成了一种畅快感,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的好,看似很重很黑,却很透很亮,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庐山写生系列之三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在罗公染的作品面前,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于艺术的热忱和对于生活的热爱。他用画笔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情感变化、人生百态,都融入到了画作之中。每一幅画作,都仿佛是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的画作,既有传统的笔墨韵味,又有时代的创新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绘画艺术实践中,罗公染突破了传统的藩篱,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随“意”不求细致,随“笔”敢为人先,随“心”自然天成,随“势”墨语抒怀。这种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情、心智和激情行笔用墨的方式,不仅体现出了他个人的一种特点、性格,也自然而然地诠释了笔墨当随时代的中国绘画精神。

罗公染的艺术实践还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唐勇力,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公染作品欣赏

庐山写生系列之四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庐山写生系列之五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云集千祥系列之一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云集千祥系列之二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云集千祥系列之三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云集千祥系列之四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笃行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风景在心系列之一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风景在心系列之二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风景在心系列之三62cm×42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光明在心69cm×69cm纸本水墨2024年

空白图.png

求索69cm×69cm纸本水墨2024年

空白图.png

笃行69cm×69cm纸本水墨2022年

空白图.png

仙山入云50cm×50cm纸本水墨2022年

空白图.png

行必果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空白图.png

自然华章69cm×45cm纸本水墨2023年

(来源:七零后水墨)

画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628104428.png

罗公染,1972年出生于河北。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海南省政协委员、公染书院名誉院长、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2004年至今供职于人民政协报社。

出版有《阿炳,我们迷路了——罗公染书毛毛诗》《荣宝斋——罗公染》《心逸无尘——罗公染书画》《中国当代绘画范本——罗公染山水画精选》《风景在心——罗公染庚子随笔水墨》等艺术专著。

(责任编辑:尹子怡)
关键词:罗公染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