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文心艺见 墨色生花——高岭评王来文的艺术文化修养

文心艺见 墨色生花——高岭评王来文的艺术文化修养
2025-07-27 17:18:5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历史上,中国人常用“书画文章”来考察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所谓“书画”,指书法与绘画的统称,是中国传统书画同源理论在视觉表现形式上的体现。所谓“文章”,原本也是指物体表面的色彩和纹样,体现出中国文字早期浓烈的视觉象形性。书画文章常常合体使用,既包含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与绘画,也涵盖作为意象理解的文学创作,这与东亚传统文化“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的艺术创造工具毛笔有着根本关系。将不可见的太虚之境转化为具象画面,又通过意象性的文字书写提升具象画面的空灵境界,如此,“含道映物”的书画文章,才能展现出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实现内心审美意象的自足与圆满。

王来文先生的绘画,读他的随笔文章,品茗畅聊间,“书画文章”这个词句渐生心头。来文先生是水墨画家,画画写字是他的专业,但他自小就对文字充满景仰,阅读和写作,占去了他最多的时间。从他的近著《来文随笔》(海峡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中,一个“功夫在画外”的当代文人形象扑面而来。历史经纬、人物掌故和乡土见闻是他宽厚文化学养的重要来源。它们不仅养成了来文先生作为一个画家的“文心”,也推升出他专业判断上的“艺见”。

王来文作品之一

与众不同或者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发现来文先生这些丰富的文化滋养不是浇灌在自我的艺术主张和刻意的文字修辞上,而是播散在对同道师长和青年才俊艺术创作的体认与阐发上。大学毕业后三十多年创作和工作之余,他写了大量短文和随笔,多半是谈师友,即便是谈艺术谈感想,也多由师友的创作或闽地人文历史而生。他以自己长期生活的在地历史风貌为营养,与前辈和后进交集甚广,对他们的艺术不吝潜心研磨和推心品藻,足见来文先生师学相长的宽阔艺术视野和胸襟。着眼于他人,善于从他人身上寻找养分,文化修养方能真正内化于心。来文跨越艺术家惯常的单向度视角,以鉴赏和评论的眼光,与他人在字里行间交集,肯定和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校准和笃定了自己的艺术见解。其灼灼文心,犹如细雨春风;其磊磊艺见,又似娓娓道来。

功夫在画外,在对他人艺术优长的发现、阐发、吸收、品鉴和推荐。经年累月的交集和际会,生发出来文先生活脱的文风和通透的睿见,勾勒出一个涵咏古今、放眼八闽的文化学人的形象。他的所撰所述,所学所养,渊源于此地,更反哺于此地。有这样一位勤于写作、甘为伯乐和推手的美术界掌门人,实乃福建这块山海之地艺术家们的福音和幸运。

广博的文心和求真的艺见,这般看似画外的功夫,其实最终还是沉淀在来文先生专业的“画内”。欣赏他的水墨画作,亦如阅读他那画外功夫的文章写作,满幅清雅芬芳,令人怡情悦目,甘之如饴。他以果蔬花卉为题,随类赋笔,因物就形,墨色淡雅,显示出浓厚的书卷之气。

王来文作品之二

他那煦和清雅的画风中,有着耐人寻味和反复琢磨的精绝会心之处。在福建画坛,他以白描闻名;而在全国,他也不遗余力地以白描创作参加各类展览,力证白描独特的表现能力。他潜心研究清代闽西长汀书画大家上官周的线描艺术,为其高超完美的艺术魅力所倾倒。上官周擅诗、书、画,成就大者为绘画,尤以人物画影响深远而广泛。他的人物画多用线描绘制,或有“曹衣出水”的绵柔,或有“吴带当风”的遒劲。来文对上官周充满了仰慕,但绝非泥古不化的追随。作为一位当代水墨画家,他深知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个人心性、气质和偏好与时代需求由内而外的体现。花草果蔬是他长期喜好的题材,寻找线描表现花卉果蔬的时代特色,这是他笃定的目标。

王来文作品之三

1234...全文 7 下一页
关键词:王来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