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翰墨沉香。今重览海德恕先生绘事篇章,犹见笔底春秋。先生少具画才,初习人物,后从郭石夫先生游,潜心大写意花鸟,十余年临古搜今,终得“学我之手,更得我心”之誉。吴悦石先生赞其“溯本求源,笔墨苍劲”,傅京生先生析其画中“一元两仪”之理,皆道破先生妙处:师法宋刘李马夏之风骨,融元倪黄王赵之血脉,参明清徐渭八大之性灵,于三笔五笔间,凝风骨、蕴神采,显“少则得”之真趣。重刊斯文,非为追昔,实因丹青不老。观其梅兰竹菊,藏古人道统;品其禽鸟草木,见当代性灵。愿观者静赏笔意,感天地生生之理,悟笔墨承载的千年文脉。
——编者按
大器晚成
海德恕字伯石,少有画才,初入中央美院蒋兆和学习班学画人物,成年后入人民日报社工作至今,然数十年不废绘事,九十年代初从余游,习大写意花鸟画。伯石性有灵犀又勤奋努力,十余年读书习画,取古搜今,临写前贤,绘事得大进步,伯石弟学我之手,更得我心,今集数年之作付梓,嘱予赘数语于卷后,不尽所言,谨此为贺。
(文/郭石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于有芳室)
小海拜石夫兄为师,随侍左右,颇有古风。他能于纷繁之处,辨析脉络,溯本求源,秉承石夫之衣钵,上窥诸前辈之精粹,参究己意,锐意进取,陈雄大气,笔墨苍劲,于当今写意画坛实属难能可贵,我与小海相识已久,每次相见恭谨有加,我极喜其为人,只因天津之行早已约定,不能变更,故不能亲来致贺,书此短笺,表示祝福之意。
(文/吴悦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8年4月28日)
《蒲华笔意》
海德恕先生花鸟画小议
海德恕的画,绝不造作,有率真之美,看他的画,可知他是位心灵干净且深明画理谛要的画家。这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中庸》曰:“不见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海德恕的画,借托天地万物的发育流行,体现的是人文文化的生生之理。
《春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