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道家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是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人生观。西方人宣扬“人定胜天”中国人讲求“自然无为”,无为并非指没有作为,而是指顺应自然规律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正因为文化观念不同,中国古代文人更容易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表现自然。
小镇游艇
50cm×5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历史上中国山水画的成熟要比西方风景画早了大约一千年。在山水画兴盛时期的宋代,画家善于观察自然、重视写生,他们的画在于表现自己所生活的真山真水。荆浩、关同、范宽所谓“武”的格调,实际上是关陕、秦陇山势壮拔的写照。
柳色染春堤
50cm×5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图画见闻志》:“烟林平远之妙始自营丘……”是说李成善于运用水墨表现自己所见到的齐鲁一带的烟林清旷之景,使人观其画犹如千里之远,温秀可掬,形成“文”的一路;元代黄公望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须取具展纸摹写下来;明朝沈周为解好友吴宽思乡之苦,描绘其苏州私家园林为后世留下著名的《东庄图册》,成为园林写生的典范;至清朝四王疏于写生,埋首于故纸堆中,戏耍于笔墨之间,少见突破古人藩篱之作,严重滞碍了中国画的发展,一时被梁启超、陈独秀所诟病,被当做革命的对象。
荷塘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