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二者呈现为一种互动共生的动态关系。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审视,本土的历史文脉、独特的社会风俗以及固有的自然地理特征,均在艺术创作的审美取向与风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地域文化持续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源泉,同时,艺术创作本身也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直观艺术表征,通过其多样化的艺术语言与风格,彰显着不同地域文化的显著差异。
故乡清风60×80cm布面油画
对艺术家而言,风景作为个人创作中相对恒定的客观对象与传达媒介,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身为油画创作者,我以色彩与线条为媒介,传达内心深处的感动;师法自然以守望家园,描绘乡土风貌,选择对身边绿水青山进行写生创作,不仅因其秀美,更因其承载着童年最珍贵的记忆。
乡情记忆60×100cm 布面油画
我出生于安庆桐城市,自幼就喜欢画画,家乡四季在视觉感知中呈现为变幻的色彩交响。诚如郭熙《林泉高致》所言:“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尽见其大象,而不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冷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修淡而入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古代文人群体依托深厚学养与艺术感知力,探究艺术本质、规律及表现技法,既构建丰厚的绘画理论体系,亦通过个人实践推动艺术风格的迭代更新。而我的风景油画创作尝试通过厚重的油彩去捕捉这些瞬间的光与影,将那些无法言说的情感定格在画布上,让它代替我述说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每当我在画布上涂抹色彩时,内心总会涌现出儿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片段。那田间小径、屋后山林,都是我成长的陪伴,也是我艺术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
秋悦60×80cm布面油画
画布有限,乡情无限。风景是我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而四季则是我与家乡、与自然共鸣的语言。这种创作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情感的归宿,是我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在每一幅画作中,我试图让色彩与情感交融,把家乡的风土人情化作一种可视的语言,传递出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气息与生命力。
故乡的桥60×90cm 布面油画
油菜花海60×100cm布面油画
(文/姚风,来源:安庆晚报)
画家简介
姚风,同济大学博士在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特约创作员,二级美术师,入选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人才培训新峰计划,台州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油画院青年创作中心画师,时代青年油画社社员。
重要艺术成就:
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
近年来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天津美术学院学报》、荣宝斋《艺术品》、《艺术前沿》、《艺术市场》发表论文、作品三十篇;
油画系列作品多年来共入选各项国展三十九次,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国家艺术基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美术馆、四川美术馆、佳润美术馆、吴冠中美术馆、雅昌拍卖等艺术机构及藏家收藏;
多次参加北京大学及国家艺术基金组织的公费项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