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张伟觉圣·新疆昌吉写生丨守不住的笔墨旧貌,在庙尔沟的山石间生长成新的绘画语言

张伟觉圣·新疆昌吉写生丨守不住的笔墨旧貌,在庙尔沟的山石间生长成新的绘画语言
2025-09-25 15:24:1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如何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去表现新疆的大山大水,这对每一个内地的画家来说都是一种探索与挑战。用习惯性的方式显然不合适,形式语言与新疆地貌能够恰如其分地相融是需要大量写生积累与研究的。

——张伟觉圣

92.jpg

觉圣在五道崖写生

新疆昌吉写生随笔

到了新疆,时间再一次被打乱,早晨八点天还没亮,且十分寒冷,早晚温差很大,中午又很热,所以写生时间选在了上午十点半。下午四点才出门,吃饭时间和睡觉时间都自然地往后推。晚上吃完饭已经过了九点,一天画五幅作品,整理整理写生,写写随笔,剪一下视频,鼓捣鼓捣就到半夜两点了。还好我的睡眠质量非常好,完全可以补救回白天的疲劳。昨晚一口气剪了五集视频,看看时间也已到了深夜。本来昨天踩好点了,想着今天早上出去画一幅,结果大门锁着,因为太早又不好意思惊动大家,只得在院子里转了转作罢。常年养成的早起写生的习惯,到了那个点自然就醒,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几乎没有停止过。今天算特殊情况,回屋继续写我的写生随笔,权当为新疆写生第二集撰写文字了。

93.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这个季节来新疆写生,一定要待在阳光下,这时的阳光晒在身上很舒服,不是那种受不了的热,但你如果待在树荫下或是去往高处完成一幅写生,一定会把你冻得受不了。画第一幅时还好,待第二幅写生画完,手脚已经冷的不成样子。当地人告诉我“手冷搓搓手,脚冷跺跺脚”,我全身都冷,只好一边画画,一边起来跑跑步,蹦跳两下活动活动。这个季节到新疆写生,防寒服是不可缺少的,千万别忘了带。

94.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来新疆的四天里,我每天都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当下。人生不过如此,匆匆地来,稀里糊涂地活着,稀里糊涂又走了,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这样过的。众生的小聪明误以为是大智慧,其实还差得很远。许多人以为结果重要,实际上过程才最重要,需要珍惜每一个过往的经历。因为每个人的结局只有一个,人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且谁都躲不过去的一个过程,很多人执着于结果,却浪费了过程。如是因,如此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过程中的起心动念,过程中的善与恶,都决定着你想要得到的那个小果。种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所以“善护念”非常重要,但却没有多少人懂得这个道理。

95.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每次出门写生都会处在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群体,这又何尝不是一场静修过程呢?到我这个年龄段,几乎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了。不能说阅人无数但是也差不多,所以我经常引用一句话:“心能转境即同如来”,你只管专注于你喜欢的写生即可,其它的顺其自然就好。好好画画,好好体验每一个瞬间。

今天上午没有跟着大家去写生,我跟刘怀勇、魏怀亮二位老师待在写生中心没出门。他们在房顶画,我就在院外找了一处。写生的过程中遇见了老乡,我们聊了一会儿。他很热情,说如果我要是有时间,可以请我去跟住在昌吉的几位山东老乡见个面,顺便请我吃顿饭。老乡的热情让我感动不已,他是泰安肥城的,离我的家乡很近。老乡和我一个姓,也姓张,我们互相留了微信。我告诉他,我常来新疆,待有机会一定会见面的。画完写生之后我回到房间,发现钥匙找不到了,我还以为是落在了房间。等韩总帮我开了门,发现钥匙不在里面,我随即念着咒语,立即返回写生的地方。还好,它就在那里静静等着我,有惊无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今天的写生又换了一种表现方式,我放下东西走到二楼阳台去和刘怀勇老师聊天,他说新疆的山,新疆的水,既不能用太行山的皴法,也不能用泰山的笔法。今天早晨写生的过程中我大有同感,深谙的确如此。

96.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九月中旬的昌吉庙尔沟早晚温差很大。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便一个人穿着防寒服沿着山路走了很远。风是寒的,大概六七度的样子,而且一直是上坡的路,我走的全身都微微出汗。七点四十左右天才大亮,路上有了行人,看穿戴猜想大概是附近工地上的工人,我就一边打着招呼一边问了一下周边的情况和气温。八点半起去吃了早餐,十点半才出发写生。选在这个时间点也是为了暖和,写生时不至于抽不出手。画了一会,暖暖的阳光就洒在了脸上和身上。它不是直射的那种刺人,而是暖阳阳的非常舒服。画到午饭前,我完成了两幅写生,还用了生熟二种不同的纸,出来的效果和处理的手法皆因纸的不同而自然有别。中午吃饭时己经一点多钟了,我决定休息到三点半再出发。结果大伙可能是上午画得疲劳,四点多才出发。今天写生的地点是谢家沟,离驻地很近。下午三个半小时的写生,我画了三幅,每次外出写生我都力求完成四五幅,今天算是完成了任务。

(2025.9.18)

97.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十九号那天我们去到沟里的一片树林,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或活着的、枯死的树。树林中有一个小马厂,养了很多母马。我在树荫下写生,一会就冷的不行。这次到新疆,我写生的样式与面貌突然有所改变,用了很多水彩的方式,一改以往以勾线设色为主的表现手法。这可能与新疆特有的地貌有关系,我发现用传统的方式很难把新疆的地貌特征表现出来。当然我也只是在尝试,还没有能够完全表现出新疆特有的一些特征。我猜想用油画或水彩的语言可能描述起来会更准确一些,五色斑斓的景致用墨线去表现似乎差了些味道。实际上,如何用中国画的方式去写生天山,是此次摆在众多内地画家面前的新课题,需要用大量时间去不断地试验研究,不断地探索。其实每一次写生也都是在实践着你对每一处新地方认知的反馈。

(2025.9.19)

98.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我在不断变换着我的写生方式和面貌,我不是一个喜欢墨守成规的人。昨天写生时,新疆乌鲁木齐的年轻画家许剑问了我一个问题:“您画的写生是水墨,还是水彩?”我答:“既不是水墨,也不是水彩,既是水墨,又是水彩。”其实我并没有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画,因为我不喜欢用那些所谓形成的固定模式,去套眼前不一样的风景。写生出来的东西,东西南北都一个样,没有区别。记得韩总在接我们的车上说过一句话:“还没有画家能把新疆这里特殊的地貌、地形、地势表现得那么准确到位。”我听后在想,难道没有画家研究过新疆山水的脉络吗?吃晚饭时,小许把他创作的许多作品拿给我看。看得出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小伙子,画了许多不同样式的作品,涉猎范围包括雕塑、版画、国画、水彩,油画,兴趣点很广,且每一类作品都搞得还不错。我告诉他不能太分散,人的精力有限,太分散了就不容易“精”。他也同意我的观点,还告诉我,他现在主要在做雕塑,他的雕塑和版画好于他的水墨部分,特别是一些版画作品,抽离了写实的部分,就显得很高级,过于写实,会把他带入非常不自由的一种境界,这也是目前他亟待转化和转变的方向。昨天下午他陪我画了三张写生,我放松、随性、自由自在的状态,应该对他今后的创作有所启发,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也算是我俩一下午相互陪伴最好的结缘方式。我的新疆写生第三集、第四集中有两段跟拍都是小许完成的,他让我的视频又多了一个新的视角。

(2025.9.20)

99.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今天有点阴天,天气预报说好像还有小雨。我心里想着千万别下雨,我十分珍惜每一次外出写生的时间,不想把外出时间浪费在写生以外的其它事上。常年在外写生,我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要么写生、要么整理写生、要么纪录写生随笔,要么把随时记录写生的视频剪辑成片。这一套活下来,基本上做其它事也就不可能再有时间了。其实它甚至还会占用我吃饭、睡觉的时间。我每天都努力按部就班地完成这套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几乎没有停顿过。它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关键是我热爱、喜欢、乐此不疲于这样的生活状态。其实每次写生时,眼前的景致对我来说都差不多,因为我不太注重选择。我常说处处可以画,处处可入画,可能我早已过了到处选来选去的阶段。19日我和乌鲁木齐的年轻画家小许还聊到此事,我告诉他,眼前的景致只是画家抒发情绪、表达对世界认知的载体,并非“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的初级阶段。画家的感受很重要,如果没有对眼前景物敏锐的感受力和艺术层面的转化能力,那么写生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直白、没有内涵且缺乏生命力的简单重复与模仿。我不知道类似这样的写生有何意义,而且每次来新疆还都把自己累得够呛。此行也不例外,但我每次都保持着对写生的高度热情和兴奋状态,能做到身累心不累,恢复起来就很容易,愿《楞严神咒》时时加持。

100.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9月20日,我在早上7点多出门时天还灰蒙蒙的,没完全亮。背上写生工具,在黑暗中走了一会儿,有了点能见度,我就开始准备写生,这时才发现没有拿凳子,也没有带水,犯了个低级错误。刚坐下,几条大型犬围着我转了两圈,看到它们脖子上的圈,知道是圈养的,但还是警惕地拿起了自拍杆,怕有意外的发生。还好它们嗅了两下就走开了。定定神,开始工作,我找了一个大的卵石当凳子用,但越坐越凉,垫了东西后好了许多。这是我第一天来到这里,是我侦察好的一块地方,昨天没能出院门,所以没画成。每次写生我都试图打破自己原有的一些东西——那些形成已久、难以突破的固定模式,毕竟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所以说绘画也是如此,面貌是守不住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的绘画语言与样式都会在感受中不断变化着。

101.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我和小许说想找一座做礼拜的清真寺,上山的路上我们似乎都看到过。他帮我拿着写生工具,我们一边走一边找清真寺,想着画一幅以清真寺为前景的写生。结果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看到一座幼儿园,索性就在马路边支起了架子,于是,第一天的第五幅写生完成。我习惯当天的事当天做完,不习惯拖到第二天。今天做好的第五个视频,只当我每天写生的一个记录,它记录着辛苦,也记录着众多的美好。

102.jpg

《新疆昌吉庙尔沟写生》

45cmx70cm

卡纸墨水彩

2025/9

韩总接我们的那天晚上,沿途经过的精彩地段被黑暗淹没,几乎什么也没看到,自然对周围环境一无所知。今天下山从庙尔沟去玛纳斯的路上才发现,这里到处都可写生。每转过一道弯,就有不同的景象。天山山脉的每一处都充满神秘的气息,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从高处盘旋到一马平川,到了昌吉附近,路两边的棉花还没有采摘,白棕相间的颜色从车边穿过。从高山到平原,又进入高地,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开了三个多小时。好路也限速八十,这个速度恰巧适合慢慢欣赏路边的美景。进入玛纳斯境内,山体显露出一片沉稳的红色,漂亮极了。今天写生选在五道崖,这里的地貌仿佛是从平坦的山坡冒出了五个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山头。看似不大,可走进去就会发现人一下子就湮没在了山石中。上次写生选在了半山坡的一块平整草地上,微微有点风,坐下来画时没觉得,后来越画越冷,昨天的写生其实没完成,最后身体告诉我,必须马上收摊,马上爬爬山,把身体里的寒冷之气赶跑——这是非常果断明智的举动,最后证明是对的。这个季节来新疆写生,一定要把保暖的衣服带好,景致再美也别忘了随时保暖,保护好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

(2025.9.23)

文/张伟觉圣,来源:美篇@美术观察)


新疆昌吉写生花絮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小空白.jpg

画家简介

张伟觉圣·钱江源写生 | 暑气蒸腾于外,清凉自在心中

张伟觉圣,当代佛教绘画最具代表性画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和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入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课题班专题研究水墨人物画。现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山西民盟中央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原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五台山佛教艺术书画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张伟觉圣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