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管子插进去,一块石头落了地”。是庆幸?是无奈?确切说,应该是无悔。
昨日透析的管子终于通过手术与我的血管连上了。自而立之年开始抗争,大半生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这根管子晚一些到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来的还是来了,顺其自然吧。
女儿说,人生总是有努力得不到结果的地方,只有顺其自然。我不后悔,近四十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努力,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020年疫情期间,在医院,第一天住院,第二天大夫说是癌症,不是早期,也不是晚期,是中晚期,第三天手术。我把遗嘱都写了,换了家医院,就是个肝脓肿。
前几天,一直给我看病的大夫说:“你知足吧,一般肾病十几年就该透析了。”也是,我已经坚持了三十七年,这应该庆幸。感谢医生的治疗,感谢何家英老师给我介绍了他的邻居大夫祭先生。我吃了他二十年的中药,算了一下,大概得有五十多万粒中药。也谢谢我家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父亲去世时也是用“无微不至”这四个字来形容母亲。至此,悲从心起),从没给我任何压力。还要特别感谢亲戚朋友给我从精神到物质的巨大帮助,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为我出谋划策、寻医问药,只是因为抱有一个纯粹的想法——让我好起来。这些我都无以报答,只能谨记于心。当然我还要感谢自己——“不管行不行,总之没躺平”,我从没放弃过,天天在锻炼。
2016年塔西堤岛(一)
2016年塔西堤岛(二)
记得有次发烧至半夜近40度,早晨起来试着能走,10分钟10分钟的走,一天下来总步数也不少。三年前,我还几乎天天在健身房练器械和游泳呢!几年前还获得过我们游泳俱乐部的自由泳第二名。好在前些年体力尚可,一边吃药,一边东西南北的跑了不少地方。遗憾的是新疆、西藏、非洲没有去过,留给来世吧。最难忘的是去南美洲的塔希提岛,在玻利维亚。当年高更撇家舍业去的岛屿。真好,木房子建在海面上,房间茶几下是个透明的大玻璃,能看到多种热带彩鱼自由的游来游去。我们的春节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天,水温适宜,我除了吃饭睡觉,天天泡在水里。有时穿上潜水设备到水中去看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同去的朋友说我:“老岳哪像个病号呀?”到了晚上,会有成群结对的鲨鱼来到我们的住处,大家一边吃饭,一边把餐桌上的鱼肉投喂给鲨鱼。这里的鲨鱼是棕褐色的,不是很大,一般在1米左右,也有个别近2米的,据说不咬人,但想想和这些家伙一起游泳也挺瘆的慌。说多了,以后不可能再去了,只是有些感慨。总而言之我无怨无悔,该努力的努力了,该玩的也玩了,老婆孩子是我人生的最温馨所在,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事事如意也未必就好。
2024年同学朋友陪着去泰国治疗
2025年6月家里亲戚安排去烟台中医治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那句话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典至理名言呢,我想想,应当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不好意思,这段话还是查了手机)。记得刚上大学时,我也算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同学们都“不知天高地厚”,朝气蓬勃的。我记得是在音乐系小礼堂里,高九院长让戏剧系的班长黄港同学背诵此段。黄港声音洪亮,听得大伙热血沸腾,感觉整个世界归根结底都是我们的,那是我们的“芳华”。往事历历在目,一晃真正到了“临死的时候”,虽然没有像父母那样把一切都献给人类解放最壮丽的事业,但在“回首往事时,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算是做到了。我们的生命价值可能没有那么崇高,我们不懈的努力其实只是为了以更好方式的活着,为了自己理想的目标而努力。但我还是上面那句话,“不是一切努力都有结果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但努力的过程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信仰,甚至是崇高的信仰——他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意义。“不抛弃,不放弃”,这可能是我余后残生的座右铭。
2025年2月朋友安排在博鳌疗养
2025年2月朋友安排去海南疗养期间拜访老同学
估计自己要做透析了,以后外出的机会少了,于是前些天抓紧去了趟滨州邹平的一个康养小镇,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几件综合材料的绘画作品,算是了了一桩夙愿。自从学画十年(确切地说是打基础的十年),稍有些成绩就一直伴随着疾病,三十多岁得了肾炎,不到四十又有了高血压、痛风、丹毒、带状疱疹、咽炎、血栓(在眼球上)的毛病,甚至有一回眼睛看东西是变形的,还有胃溃疡(常年春秋胃不舒服),春秋必犯的鼻炎,还有几年是肠易激。凡是去外地大都会发烧拉肚子,奇了怪了。疫情那几年,还有两次肝脓肿住院治疗,说到这儿我又想起还有小时候从房上掉下来,把两个胳膊都摔断了。有几年会突发肚子疼,疼起来能一头攮在地上。像痛风、带状疱疹和丹毒都是很疼的病,疼起来从床上到厕所都是一头汗。那天朋友闲聊时说道什么是幸福,我说“不疼就是幸福”。应该感谢自己身体的调节能力,好像也都挺过来了,所以还是相信积极向上的力量吧!
2025年6月,身体断崖式的下滑,无力恶心,浑身搔痒。去邹平家和康养小镇创作综合材料绘画作品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一路走来,有挣扎也有努力,虽不敢说“一路芬芳满山崖”,但我很知足,总感觉自己周遭的幸福要比苦难多得多。也有“芳华”也有“芬芳”,有苦痛,也有幸福和温馨。这次去邹平,汽车后备箱里拉满了鲜花——是干了的鲜花,那是我的“芳华”。这些曾经的鲜花,有的是办展览时朋友送的,有的是教师节时学生送的,也有过生日时亲人送的。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把它们贴在画板上,做了一些艺术处理,暂时起名为《曾经芬芳》。曾经芬芳,也是芬芳,用来祭奠我半生的努力,献给自己曾经的“青春”。花开花落,不负韶华。
新的生活开始了,起码是不一样的生活。遵崇信仰,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时我脑子里又响起了那个旋律,“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好像对此有了新的理解。自然规律不可违,生命法则不可违,天命亦不可违。茫茫宇宙,世间万物,一个人的人生,如一粒尘埃,微不足道。所以,不要纠结,不要挣扎,顺其自然吧!
(文/岳海波,2025年7月14日于千佛山医院)
作品欣赏
(去邹平康养小镇,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
《养天地之氣》
《无题之一》
《无题之二》
《顽强的小草》
《曲水流觞之一》
《曲水流觞之二》
《规矩》
《方圆》
《绿水无忧》
《麦田守望》
《麦田守望》局部图
(把这件作品送给我心爱的外孙女,她的名字叫麦子,祝她茁壮成长。)
《曾经芬芳》
《曾经芬芳》局部图一
《曾经芬芳》局部图二
(用这件作品回忆自己“一路芬芳满山崖”)
(来源:茹昱斋)
艺术家简介
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委员。山东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中国美协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全国美展评委,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特展评委,中国美协首届、第二届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