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星空的向往与探索古已有之,深层的心理渴求依然是人类对自我认知的验证。涂少辉是我认识的艺术家中特殊的一位。他自身喜好的驳杂、思维方式的发散都是他极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力的由来。
新世纪以来在中囯画领域一度兴起对这一古老而伟大的艺术传统边界问题的探讨,这与人类探索宇宙边界的心理类似。涂少辉作品的出现恰逢其时,具有指标意义。
绢或不锈钢、颜料或钉子、毛刷或激光笔,一切似乎隔隔不入的表象,他智慧的用来投射并呈现一个客观的亦或是憧憬的浩瀚星空。从这个意义上我很难再用传统艺术的分类方法把他的作品进行对标,当然也不需要。
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他作品的文章,总还是有为了某种目的把作品牵强归类的嫌疑,也许是因为他中国画专业的出身。现实中有一类艺术家就是暂时很难被准确归类的,他们自己也可能会因此患上焦虑症,殊不知他们之于艺术史的价值正来自于此。
正如涂少辉艺术创作的母题“星空”,我希望他能坚定的徜徉其间,参与“宇宙”的重塑,待以光年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发出悠远而持久的能量。
(文/张见,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羲和逐日》
200cm×230cm
综合材料2024年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回溯往昔,在中国画史上描绘宇宙星空的绘画作品上溯远古时期的岩画、洞穴壁画直至河姆渡文化时期更为鲜明,古时的画家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有关日月星辰的意象符号,以绘画的方式认知天地自然,建立人与宇宙自然的感应关系。近十多年来笔者以现代天文学、宇宙科学等作为理论参考,结合天文观测和深空摄影实践创作了一系列的星空天文作品,侧重于从天文科学的视角出发寻找绘画的某个修辞路径与精神指向。
但艺术的出新不仅仅是在题材或者主题上的不同,更深层的动力源于艺术理念和知识观的更新以及体会艺术思维的智性之美。星空天文系列中自然灵动的飞鸟蕴含着上古鸟神的天地宇宙之思,也象征着平凡自然的生命之灵,融入星空无限之中的飞翔以此对个体感知的时间、生命和现实存在等问题有所思考和触动。
传统是动态的,重新发现过去也就是开始新的未来,而我们所处的当代不仅仅是时间性的节点,将身处此时的存在与曾经呼应,与未来纠缠,每个人在此期间都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传统,并以鲜明的艺术语言呈现所经历的时代。
(文/涂少辉)
作品欣赏
《五星连珠(现场)》
218cm×88cm
绢本综合2016年
《五星联珠》
218cm×88cm
绢本综合(视频)2016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月迷津渡-(月背1号)》
160cm×80cm
绢本2019年
《凤凰来仪-黑洞》
208cm×142cm
绢本综合2018年
《凤凰来仪-冥王星》
210cm×85cm
绢本综合2018年
《析木之津2》(视频)
80cm×160cm×15cm
绢本综合2016年
《如影随形-场》
80cm×160cm
绢本综合2019年
《如影随形-夏至》
80cm×160cm
绢本综合2019年
《如影随形-秋分》
80cm×160cm
绢本综合2019年
《历像星辰-相位》
80cm×160cm
绢本综合2019年
《如日中天》
120cm×200cm
绢本综合2024年
《静默如初-2》
80cm×160cm
绢本综合2025年
《此去经年-10》
80cm×160cm
绢本综合2025年
《天朗气清-1》
220cm×160cm
绢本综合2023年
(来源:畫裏話外ArtStudio)
画家简介
涂少辉,当代知名青年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入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学术提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涂少辉多年从事星空艺术主题创作,作品《五星连珠》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被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新疆美术馆、张家港市美术馆、厦门美术馆、中山市美术馆、苏州尹山湖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出版专著《星空画研究》,《典雅——涂少辉工笔花鸟画探微》,《似是——涂少辉作品集》等。